的动作!
这样做,有两个无与伦比的好处。第一,极大地降低了对工匠个人“手艺”的依赖,一个新学徒,只需要练习几天,就能熟练掌握一道工序。第二,通过“熟能生巧”,将每一道工序的效率,都提升到了极致!
而当所有工序的效率都得到提升后,整个生产线的总效率,将会发生爆炸性的增长!
“天才……简首是天才之想!”孙默喃喃自语,他看着手中的图纸,眼神己经从困惑,变成了狂热的崇拜。他此刻看林知节,己经不像是在看一个上官,而是在仰望一位降临凡间的“工造之神”。
接下来的三天,整个兵器监的长枪作坊,被彻底翻了个底朝天。
在孙默的亲自监督下,所有工匠都被打散重组,分配到了新的、固定的工位上。
改革之初,所有人都极不适应。
负责削杆的,觉得无聊透顶;负责磨头的,抱怨单调乏味。他们习惯了从头到尾亲手打造一件作品的成就感,如今却沦为了生产线上一个微不足道的“零件”,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抵触和茫然。生产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因为磨合问题,比之前还要低下。
一时间,怨声载道。连之前对林知节俯首帖耳的年轻工匠,也开始私下里抱怨。工部尚书汪荃更是幸灾乐祸,每天都派人来打探,就等着看林知节的新政彻底破产。
然而,林知节依旧稳坐钓鱼台,每天躺在官署里,对外界的纷纷扰扰充耳不闻。
他只给了孙默一句话:“告诉他们,计件工资的规矩,不变。谁的工序出了问题,导致整个流水线停滞,就扣谁的钱。”
这句话,比任何安抚和说教都管用。
在金钱的刺激和被罚的恐惧下,工匠们只能咬着牙,强迫自己去适应新的生产模式。
奇迹,在第五天的时候,悄然发生了。
当工匠们开始习惯了自己手头那份简单重复的工作后,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速度,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快!
那个只负责钻孔的工匠,如今只需听声音,就能判断钻头的深浅。那个只负责淬火的,只需看火苗的颜色,就能知道最完美的时机。
他们的大脑不再需要思考,身体的肌肉记忆,己经接管了一切。
流水线,开始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流畅的节奏,缓缓运转起来。
傍晚时分,当周正的下属前来验收时,所有人都被眼前堆积如山的长枪给惊呆了。
“今日……今日验收合格长枪……共计……五百七十三杆!”
当账房先生用颤抖的声音报出这个数字时,整个作坊,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五百七十三杆!
这个数字,是过去一个月的产量!而现在,他们只用了一天!
工匠们看着自己手中那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厚重得多的工钱,再也说不出一句抱怨的话。他们的眼中,只剩下震撼和狂喜。
这种看得见的“神迹”,彻底击溃了他们心中残存的、对旧有“师徒手艺”的最后一丝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