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 > 第75章完结

第75章完结

平塞寨在白继赟守卫战之后,升格为平塞军。-1¢6·k-a-n.s!h·u_.¨c¢o!m_到了这年夏,契丹又来入侵,显然是对前战失败后的报复。这一次契丹来了七千人。但被白继赟再次击败,杀获甚众。太宗下诏褒奖了守军。

不久,契丹又增兵到万人来侵,试图扳回败局。但还是被守军击破。

这年冬天,契丹第四次来战,白继赟“逆击之”,迎头痛击之,在平塞军北边,打败契丹,斩首两千级,所获铠甲战马甚众。

此地连续四次击退入侵者,够得上“英雄城”了。白继赟这个书生不简单。

潘美驻守的三交口,西北三百里有地名固军。潘美组织了特遣队,侦缉敌情后,大军出其不意出现在固军要塞之前。契丹守军看到潘美漫山遍野的军旗,吓得慌忙逃出城去北窜,但守卫固军的军使安庆没有跑,他的家族都在此地,已经来不及逃跑,于是率领族人向潘美投降。

潘美得到固军之后,在此地积累军需物资,精心营造为一处西北要塞。晋北的边境安全赖此役,得到很大改善。从此以后,契丹不敢再靠近此地,史称“边民以安”,边境士庶因此得到安居。*天*禧¢晓!税.网^ _已·发¢布+罪^歆+漳′结/

太平兴国六年秋,岚州附近,有原属于契丹的边民五十三户,总三百六十三口人要求“内附”,也即不再隶属契丹,归附中原大宋。于是岚州边防军就派出戍卒去接应这些“内附”的义民。路上遭遇契丹骑兵的邀击,岚州守军发起反击,击溃契丹兵,斩首十七级。

这是一个小型战役,算是一个遭遇战,但契丹辖境有民众愿意归附大宋,证明宋辽相距之间,大宋争取人心是可能的。沦陷区人民还有“返回祖国怀抱”的意愿。故这类边民实是“义民”。

随后又有“雁门保卫战”。

这是契丹“三路攻宋之战”的组成部分。

太平兴国七年(982),春末夏初的四月间,契丹发动三路大军共三万铁骑,分道攻击大宋。辽景宗也即契丹主耶律贤再次随军南下。

而这时太宗正在为“赵廷美大案”头痛不已。+3`巴.墈`书¢蛧¨ -已¨发.布,蕞,鑫.章?结`这是大宋史上一件扑朔迷离的事件。我将专章来说这个事。且说太宗闻听耶律贤三路而来,虽然国内事有点乱,但他并不慌忙,在此之前,他已经做了妥善安排。

远交近攻

事实上,太宗在去年,太平兴国六年(981)初秋,就得知契丹有异动,很想先发制人,再次亲征幽燕,甚至还派出了使节到契丹背后的原渤海国,去见原渤海国王,让他发兵响应大宋北伐。使者带去的诏书写得很有气势,原文略云:闻尔国本为大藩,近年颇为契丹所制,尔迫于兵势,屈膝事之,谗慝滋多,诛求无已,虽欲报怨,力且不能。所宜尽出族帐,助予攻取,俟其翦灭,当行封赏。幽蓟土宇,复归中朝,沙漠之外,悉以相与。

听说你们邦国本来是一个很大的藩国,但近代以来被契丹所制约,你们被契丹的强大兵势所迫,只好屈膝事奉他们。但人家并不信你们,不利于你们的奸言越来越多,而契丹对你们的盘剥也没有个止境。你们虽然想报仇,但力量达不到。现在机会来临,你们应该集合全国各个部落的兵马,帮助我攻取契丹。等到剪灭他们,当有重要封赏。大宋的意见是:幽蓟土地,回归中原,沙漠之外,都送给你们。

显然,这是后来北宋末年“约金灭辽”、南宋末年“约蒙灭金”的预演。

站在历史后面来看,大宋这类战略,看似像“远交近攻”,符合兵法原则,但由于“远交”者并非善意盟友,事实上乃是野心更大的侵略者,如此一来,等于启动了侵略者入主中原的侥幸心。当侵略者感到时机合适时,中原有了更为惨重的失败。太宗此举,我不以为明智。当然,渤海国事实上经由契丹第一代君主耶律阿保机的打击,已经没有力量扩张,所以,他们没有回应太宗的意见。

但太宗对契丹这三路来攻,早有预案,约请渤海国参战,不过是各种预案之一。渤海国不来援宋,宋师自有安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