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翰功勋不比曹彬,但二人都有不嗜杀的品格。,求\书\帮? ^冕/废_岳~黩¢“高梁河之战”后,宋师溃败,他率卫兵千人奉命阻止,可杀逃兵,但他不杀,单骑而往,晓谕诸位将士军中纪律,也安定了众人,没有杀一个人。若干年后,他又出任感德军(今属陕西铜川)节度使,此地,正当盗贼猖獗。他设法诱导盗贼的首领,用人生祸福来警戒他们,于是“群盗感悟,散归农亩”,史称“境内肃然”,辖境之内治安很好,没有了盗贼踪影。
崔翰似乎天生就是职业军人。直到他六十三岁那年,他还专门给太宗上疏说:“臣既以身许国,不愿死于家,得以马革裹尸足矣。”太宗为他的豪言而感动,于是继续让他在边境镇守。但一个多月之后,崔翰死在任上,实现了“马革裹尸”的壮志。
他一生骁勇多谋,立功很多,但又一生轻财好施,视钱财如粪土,史称“死之日家无余赀”,去世那天,家中没有多余的财货。这是大宋太宗朝值得表彰的一位将军。.2!芭!看.书¢王* ?勉?废′岳?独.“满城之战”应有他的纪念碑。
赵延进“一言兴邦”
赵延进则在“满城之战”的关键时刻,以社稷为重,而不是以帝王为重,当机立断,率先提出反对意见,为大战之胜利,立下不朽功绩。他的“进言”,符合儒学所谓“一言兴邦”之大义。有赵延进一言,“满城之战”得以不败而胜;大宋得以一雪“高梁河”之羞;更为后来的契丹不至于小觑大宋,从而推演为“澶渊之盟”,铺设了可能性。
赵延进也是一个颇有“异禀”的人物。他从小就爱读书,少时,曾跟着军人抢掠民家,一般人都抢财货,他独独抢人家的藏书,以至于同辈都嘲笑他。他不以为然。后来也曾跟着父亲从军,为军中的先锋时,只有十八岁。父子同阵,为人所称道。周世宗时,曾想任命他为禁军大校,赵延进竟对世宗柴荣说自己愿意读书,不愿意做武官。+咸*鱼?看.书/ -唔?错′内`容,但周世宗还是任命他做了武官。与崔翰相仿佛,赵延进也是一位美男子,史称“延进姿状秀整”,姿态秀美严整。他一生涉猎经史,偶尔写点诗歌,因此也被士大夫所称许。赵延进的妻子就是淑德皇后的妹妹。淑德皇后乃是宋太宗的原配妻子。
李继隆乃是大宋名将之一。南宋理宗时,效法大唐“凌烟阁”(凌烟阁则效法西汉麒麟阁、东汉云台阁),作“昭勋阁”,图画大宋二十四功臣,其中只有六位武职,分别为曹彬、潘美、李继隆、曹玮、张浚、韩世忠(没有岳飞,是一缺憾)。这也意味着大宋六大名将,其中就有李继隆。他曾经两次战败契丹名将耶律休哥,也曾两次违背宋太宗旨意。
李继隆,原来是太祖佐命功臣李处耘的长子,此人善骑射,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以礼待儒士,史称“多智谋”。他直到真宗时代还立有战功。关于他的事迹,容后续表。且说这一次“满城之战”,他继赵延进之后,急切要求崔翰更改原计划,要求他按照战场形势重新排兵布阵,并与赵延进一起,承担了以后可能的“违旨”责任。他是最后促使崔翰下决心的高级将领。
也要说一句:赵延进的太太是赵炅太太的妹妹,李继隆的妹妹则是赵炅后来的太太。二人都是皇亲,敢于临时变更太宗赵炅的《平戎万全阵图》,这一层关系也是值得考量的因素。
崔彦进则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他的战功从五代末就已经赫赫有名。但此人“好聚财货”,善于聚敛财货,当有贪渎嫌疑,史称“所至无善政”,所到的地方没有好的治理名声。他死后,诸子争家财,被有司提来审判。太宗知道后,亲自召见当事人一行,并为他们提出解决方案。太宗对左右说:“一个家务案件,是很小的事,我没有理由来亲自过问此事。但实在是因为崔彦进曾经出任节度使,有战功,我不想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