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流放嫁病秧,我靠力气带全家逆袭 > 第291章 抱负

第291章 抱负

夕阳西斜,御书房内的光线渐渐变得昏暗。′j\i¨n+g¨w_u\h·o,t¨e~l′.?c?o\m*

太监悄无声息地进来点起烛火,又退了出去,将空间留给了正在促膝长谈的皇帝和沈卿。

"你在地方上这么些年的经历,依你看朝廷当前最急需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皇帝轻啜一口茶,问道。

沈卿思索片刻,谨慎回答:"回陛下,臣以为,当前最紧要的是提高百姓生产积极性,增加国库收入。"

皇帝微微颔首:"继续说。"

沈卿整理了一下思绪,将这些年在地方上的见闻和思考娓娓道来:"臣在邓州和泺邑府任职期间,发现许多地方的田地由于盐碱化而无法耕种,百姓因此生活困难。

臣推广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后,不仅使废地变成良田,还通过改革制盐方式,大大提高了产盐效率,减轻了盐民负担。"

"这确实是你的一大功绩。"皇帝欣赏地点点头。

沈卿接着说:"在泺邑府任职时,臣又致力于改善各县的特色产业,根据当地条件发展合适的经济。

比如沿海地区发展渔业和盐业,内陆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山区则开发矿产和林业。

这样因地制宜,使得各地都能发挥优势,百姓生活得以改善,朝廷赋税也随之增加。"

"你的治理思路很清晰,"皇帝认真地说,"正是我们大齐需要的。!幻,想!姬· ¢最*新`章?节*更~新¨快·"

沈卿继续道:"除此之外,臣还发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极为重要。臣在泺邑府大力支持教育,鼓励各县兴办学院,为寒门子弟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仅在臣任知府的第三年,泺邑府就有五人考取进士,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皇帝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人才确实是国之根本。朕也一首在思考如何选拔和使用人才的问题。"

谈话渐入佳境,两人从治理地方的具体措施,到治国安邦的宏大理想,再到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无所不谈。

在这番促膝长谈中,皇帝发现沈卿的政治理想和施政方针与自己高度趋同。

"表弟,"皇帝语气亲切地说,"你是朕在地方上的眼睛,朕虽居九重宫阙,但天下之大,情况复杂,唯有通过你们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才能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说着,皇帝起身走到沈卿身边,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做得很好,朕很满意。"

沈卿受宠若惊,连忙起身行礼:"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

皇帝示意他坐下,又问道:"在地方上这些年,你还有什么其他见解?不妨首言。"

沈卿沉吟片刻,决定将自己对海上贸易的想法再次提出:"臣在邓州任职时,曾向陛下上书,建议开放海上贸易。?2`8-看·书¨网\ ?免!费¢阅*读?如今臣仍坚持这一观点,大越地大物博,若能与海外通商,不仅能够丰富国内市场,增加百姓收入,更能为国库带来可观的税收。"

皇帝面色微微一变,轻轻叹息:"朕记得这封奏折,但是,你要明白,开放海贸事关重大,绝非一时之功。"

"臣明白,"沈卿点头,"需要强大的海军力量为后盾。"

"不仅如此,"皇帝严肃地说,"当前朝内各方势力盘踞,若是不理顺清楚,到时候出海的利润就不知道是谁的了。"

沈卿若有所思。

皇帝继续道:"虽然朕清理了很多年,但京城的局势仍然复杂,士族阶层交互盘杂。"

"若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开放海贸,可想而知,这些势力必然会争相介入,谋取利益。"皇帝语气中带着无奈,"届时不仅无法增强国力,反而可能因为利益之争而加剧朝中矛盾。"

沈卿沉默片刻,然后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沈卿一眼:"朕希望你先在六部好好干,说起来,内阁几位大人年龄也都不小了,朕正在考虑未来的人选。"

沈卿心头一震,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暗示。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沈卿郑重地说。

两人又谈了一些吏部的具体事务,不知不觉间,天色己经完全暗了下来。

"时候不早了,"皇帝看了看窗外,说道,"留下来用晚膳吧。"

沈卿犹豫了一下,婉言谢绝:"多谢陛下美意,只是臣刚刚回京,家中母亲和妻儿都在等着,恐怕还是早些回去为好。"

"哦?"皇帝挑眉,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你怕媳妇的名声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