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地区要建纺织厂,需要大量的砖瓦和运输服务,这又是个机会。”
林染染靠在他怀里,看着远处的灯火:“嗯,我相信你,你以后还会把生意做到京都甚至是全世界。”
纪君骁抱紧她,“那是因为我娶到了这么好的媳妇。”
正说着,杨大牛打着手电筒跑来了:“纪大哥,林书记,地区供销社打电话来,说要订咱们的高粱酒,要五十坛,说是过年给职工发福利!还有蛇王酒,也要两坛,说招待贵宾用。”
“好!”纪君骁和林染染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喜悦和希望。
新的一年,政策越来越宽松,个体经济蓬勃发展。
纪君骁的运输队扩大到了五辆卡车,还雇了二十多个司机。
酒厂和砖厂也改成了股份制,让村民们都入了股,年底能分红。
他们还在县城开了家饭馆,卖村里的土特产,生意火爆得很。
林染染研究出的酒糟馒头,成了饭馆的招牌,每天都有人排队抢购。
这天,纪君骁从地区开会回来,兴冲冲地对林染染说:“媳妇,好消息!地区要评选十佳企业家,县里推荐了咱们!还说要给咱们贷款,支持咱们办罐头厂,把山里的野果加工成罐头卖出去。”
林染染正在算账,闻言抬起头:“罐头厂?这可得请技术员来指导。”
“我已经打听好了,省食品厂有位老技师退休了,我打算去请他来当顾问。”纪君骁拿出一份计划书,“你看,这是我草拟的方案,选址就在咱们村东头的空地,那里靠近公路,运输方便。”
看着丈夫意气风发的样子,林染染笑了:“我看行,咱们就干!”
就这样,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纪君骁和林染染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小的砖厂、酒厂做起,逐渐发展成了集运输、制造、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两年后,他们的企业总资产达到了百万,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豪。
但他们没有忘记乡亲们,先后带动周边十几个村发展副业,让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站在新盖的办公楼前,纪君骁握着林染染的手:“媳妇,谢谢你陪我一路走来。”
林染染笑着说:“是我们一起走过来的。”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远处的工厂里机器轰鸣,运输队的卡车整装待发,孩子们在新学校里读书声朗朗,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谁能够想像得到,四年前,他们刚来到这里,这里还是一个穷乡僻壤,连路都不通的山旮旯?
纪君骁知道,这只是开始,他们的路还很长,未来还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等着他们。
但只要他们夫妻同心,携手并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达不到的目标。
属于他们的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
“染染,这段时间太累了,我们好久都没能好好温存了。”
这晚,纪君骁喝了点小酒,异常热情。
这一年来,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们每天忙到半夜三更,又要经常出差,导致夫妻之事确实少了很多。
但也不至于像他说的,好久都没有那种。
林染染笑他,“好色。”
纪君骁:“我这辈子,只好你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