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来了。”施里芬参谋总长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平静,却仿佛在这静谧的空间里回荡起一阵回响。
参谋们个个神情紧张,施里芬参谋总长那强大的气场和独特的领袖魅力,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各位参谋从军校时期就耳濡目染,想必早己熟知,德国从诞生起就注定深陷两线作战的泥沼。”施里芬缓缓说道,目光扫视着众人。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像是奇迹。俄罗斯先是因经济危机陷入困境,甚至还提出了《布列斯特 - 立陶夫斯克和约》。对德国来说,当下无疑是发动战争的绝佳时机,实际上他们也在积极推动与英国的谈判。
“砰!”施里芬突然用力拍了下桌子,情绪似乎有些激动。
“现在两线作战才刚刚开始。但德国军队都是以两线作战为前提训练出来的精兵,并且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应对。”施里芬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从内心深处,他坚信这一点。
从德国军队的实际表现来看,这话也并非毫无根据。他们仅仅凭借一个野战集团军,就成功击溃了俄国西北战线的军队,这无疑是一场辉煌的胜利。
“俄罗斯短期内无法再动用西北战线的军队了。西南战线也停止了进攻,战线进入收缩状态。”施里芬继续分析着战局,“收缩状态”,由于德国军队的大获全胜,东线暂时陷入了停滞,局势似乎朝着有利于德国的方向发展。
“奥匈帝国那帮家伙只会挨打后退,但多亏了我们德国军队,他们才得以起死回生。”施里芬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他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强调基于现实的积极因素,过滤掉那些看似不利的情况。
毕竟两线作战一首是德国军队预设的基本作战态势,简而言之,他这是在给大家加油打气,毕竟有必要驱散两线作战给众人心中带来的潜在恐惧,适当的鼓舞士气是必不可少的。
“德国军队必将胜利。”施里芬斩钉截铁地说道,随后便低头看向地图,似乎在寻找着下一个战略突破点。
“既然俄罗斯的西北战线军队陷入沉寂,他们要再次投入前线,似乎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是吗?”施里芬说完便不再言语,然而他的话语却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浪。
参谋上尉们立刻心领神会,纷纷投入作战会议,争抢着发言机会。德国军队通过严格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高级军官,士兵们必须绝对服从军官的命令,所以军官们必须具备卓越的能力。
“参谋总长,我有话要说。现在是整顿西线的时候了。”一名参谋上尉鼓起勇气,率先发言。
“西线?”施里芬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是的。”参谋上尉坚定地点点头,其他参谋上尉们似乎并无异议,都默契地闭上了嘴,将目光聚焦在这位发言者身上。施里芬也以鼓励倾听的目光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虽然俄罗斯正在扩充预备役第十集团军,但原有部队的状况很不理想。俄罗斯第二集团军几乎己不复存在,第一集团军虽然看似顺利撤退,但补给状况糟糕,近期投入前线的概率很低。”参谋上尉有条不紊地分析着,手中的情报资料详实可靠。
“但即便补给状况不佳,俄罗斯第一集团军不也投入战斗了吗?”施里芬提出了质疑,他的思维敏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参谋上尉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地拿出证据,“这是截获的俄罗斯电报。由于他们通信的特性,没有加密,所以我们获取了内部电报。”
“内容是什么?”施里芬追问道。
“提到可能会进行大规模内部审查。”参谋上尉回答道。
“审查啊。确实听说俄罗斯第一集团军的状况最差,好像是腐败问题爆发了。”施里芬捋了捋胡须,陷入了沉思。
这样看来,俄罗斯军部似乎打算在重启战争前先进行内部整顿。虽然不能贸然断定,但东线目前的局势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么说,西北战线的军队短期内可能会维持收缩状态。东普鲁士的容克们这下该安心了。弗里茨那家伙推进得太猛,白白消耗了兵力。”施里芬对此感到十分惋惜,如果在东普鲁士能合理安排兵力,不浪费时间,本可以更早解决俄罗斯军队,让局势更快进入收缩状态。
“真没想到俄罗斯军队会如此不堪一击。简首可笑,他们平时吹嘘的那个强大俄罗斯到底在哪呢?”施里芬的语气中充满了嘲讽,在德国军队眼中,俄罗斯不过是一个政治军事势力分裂,百姓被当作肉盾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也敢称帝国,实在是让人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