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重生摩根金融帝国 > 第264章 英美谈判:飞机技术与援助博弈

第264章 英美谈判:飞机技术与援助博弈

“飞机生产工厂和航空技术,绝对不能出口。”杜鲁门的声音坚定且不容置疑,在会议室里久久回荡。

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航空技术无疑是美国最大的军事资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说美国与德国空军为了技术协定和技术开发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德国空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多只是凭借雄厚的资金参与进来。

大部分基础研发工作,实际上都是在美国的航空产业园区里完成的。

美国底特律的航空产业园区所处的工业城市,堪称最新航空技术的核心地带,汇聚了当今世界最顶尖的航空技术。

“航空产业园区汇聚了罗尔斯·罗伊斯、戴姆勒、迈巴赫、莱特兄弟、波音等航空业的众多顶尖力量。”仅仅三年,便成功研发出达到一战水平的战斗机,这样的成果着实令人惊叹。

不过,战略轰炸机目前尚未问世。

依照原本历史的发展轨迹,德国陆军航空队的哥达G IV轰炸机之类的机型,很快就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由于在研发进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人员和资金,还专门配备了广阔的试飞场地,研发工作得以全力推进。

美国陆军和海军也积极参与其中,为其提供模拟训练,这无疑进一步加快了飞机的研发速度。

“这次德国陆军对英国本土的轰炸,让美国军方将领们变得更加积极。”经历了美西战争的巨变以及对日封锁后,美军的状态相较于原本历史,己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主动提出的模拟训练计划数量增加了三倍,军方情报机构对信息管理也愈发严格。

如今,航空产业园区实际上己演变成一个激烈的竞争场所,美国海军和陆军都在拼命争取,想要拿走这里生产的大部分飞机装备。

“您是说飞机只能在美国生产吗?”一位英国谈判团成员满脸疑惑地问道。

“是的,在美国生产后,通过海运运输给你们。”杜鲁门简洁有力地回答。

“不……请等一下。”英国谈判团对杜鲁门这突如其来的话感到十分震惊。

“从美国生产的物资抵达英国,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最快也得一个多月。”杜鲁门平静地回应。

“一个月?您刚才说一个月?”谈判团成员们纷纷皱起眉头,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担忧。

这意味着他们要承受德国陆军航空队长达一个月的轰炸,对英国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可杜鲁门对此却无动于衷,更何况,英国刚刚还试图算计他,他的心中没有一丝愧疚。

“首先,存在技术泄露的风险。尽管英国政府可能清正廉洁,但只要像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或维克斯这样的大型防务公司有窃取技术的风险,我就不能批准出口。”杜鲁门严肃地解释道。

“这是您个人的意见吗,杜鲁门部长?”另一位谈判团成员试探着问道。

“不是。”杜鲁门“啪”的一声,把许可文件重重地放在桌上。

文件下方有白宫的签名,还有海军部、陆军部、国务院、商务部、司法部以及国会军事相关常务委员会的签名。

为了拿到这份文件,杜鲁门耗费了诸多心思。

也正因如此,他绝不会轻易出口这项技术。

与德国签订技术协定那是特殊情况,毕竟德国提供了飞机技术和技术人员的原型,这才给予了他们特殊待遇。

“技术绝对不能出口。不过,我们会在美国制造并运输给你们。”杜鲁门再次强调。

“这太荒谬了!这样一来,德国陆军航空队就又多了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很清楚这期间英国本土会面临怎样的危险,为什么要这样做!”瞬间,英国大使似乎愤怒到了极点,忍不住大声发泄着不满。

可英国本土被轰炸一个月还是两个月,对杜鲁门来说毫无差别。

在他看来,英国本土即便变成一片火海,也无关紧要。

从他希望看到激烈消耗战的立场出发,战略轰炸造成的伤亡人数不过是小事一桩。

就算用齐柏林飞艇进行战略轰炸,与堑壕战中一天的伤亡人数相比,也少得多。

相反,战略轰炸就像是加速英国征兵的助推器。

从杜鲁门的角度看,英国本土遭受战略轰炸反而对他更有利。

实际上,他和德国人一样,都希望把英国人的力量削弱到极致。

“各位。”杜鲁门话锋一转,又抛出了一个理由。“就算在英国本土建飞机工厂又有什么用呢?”

“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