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1章 冯木匠 黄英 书痴

第1章 冯木匠 黄英 书痴

太玄乎了。不过,喜事还是顺顺当当办了。

黄英嫁过来后,把两家的院墙开了道门连通。马子才觉得靠媳妇挣钱丢人,非要把两家财产分开记账,可家里缺啥,黄英还是照样从南边家里拿。来回折腾几次,马子才烦得不行,黄英就打趣他:“你这活得也太累了吧?” 马子才脸一红,只好由着她去。后来黄英大手一挥,把两家院子合二为一,日子过得比大户人家还讲究。马子才心里不踏实,嘟囔着:“我家三十年的好名声,都让你给毁了,我成吃软饭的了。” 黄英说:“就当给陶渊明出口气呗,穷人想富难,富人想穷还不简单?家里钱你随便花。+求~书?帮\ !追`最¢新\章-节+” 马子才摇头:“花别人的钱,太丢人。” 黄英说:“要不把房子分开,谁干净谁埋汰,一看便知。” 于是在园子里盖了间茅草屋,马子才搬进去住,可没几天就想媳妇想得慌,又搬回去一起住了。

有一回,马子才去金陵办事,正赶上菊花盛开的季节,瞧见一家花店里的菊花特别好,店主竟然是陶三郎,高兴得不行,非得拉他回家。陶三郎说:“我打算在金陵成亲,攒的钱麻烦你捎给我姐。” 马子才不听,让仆人帮忙砍价,没几天就把菊花全卖了,硬拽着陶三郎回了家。一进门,黄英早就收拾好屋子,就像提前知道他们要回来似的。陶三郎回来后,又是盖亭子又是修园子,每天跟马子才下棋喝酒。马子才想给他说门亲事,他拒绝了。黄英派了两个丫鬟去伺候他,住了三四年,陶三郎有了个女儿。

陶三郎酒量特别大,有个朋友叫曾生,也是个酒坛子。马子才撺掇他俩比酒量,从早上喝到半夜,一人喝了上百壶。曾生醉得直接睡过去了,陶三郎晃晃悠悠出门,一脚踩进菊园,“嗖” 地变成了一株菊花,跟人一般高,花朵有拳头那么大。马子才吓得赶紧告诉黄英,黄英把菊花拔出来放在地上,拿衣服盖上,叮嘱他千万别偷看。第二天再去看,陶三郎躺在菊园边上。马子才这才明白,原来这姐弟俩都是菊花精。后来曾生又来找陶三郎喝酒,带来一坛泡了药材的白酒,俩人全喝光了。曾生醉醺醺地走了,陶三郎又变成菊花,这回连根都枯萎了。黄英把菊花梗掐下来种在花盆里,天天浇水,九月开花了,花瓣短短白白的,闻着还有酒香,马子才给它起名叫 “醉陶”,浇上酒就长得特别旺。没多久,就听说曾生醉酒死了。黄英一直活到终老,再没出过啥怪事。

3.书痴

书痴郎玉柱

彭城郎玉柱,其先祖官至太守,居官清廉,所得俸禄皆用来藏书,家中藏书盈屋。到了玉柱这代,他对书的痴迷更胜先祖。家境贫寒,家中器物几乎变卖殆尽,唯有父亲留下的藏书,一卷也不舍得丢弃。父亲在世时,曾写下《劝学篇》贴在他座位右侧,郎玉柱每日诵读,还特意用素纱罩住,唯恐字迹磨灭。他读书并非为了求取功名,而是深信书中真有黄金粟米、颜如玉。无论寒暑,他都昼夜研读。年逾二十,仍不求婚娶,一心期盼书中的美人能自行出现。会见宾客亲友时,他不懂人情世故,说不上几句话,便高声诵读起来,客人往往尴尬离去。每次学政主持考试,他都能拔得头筹,却始终未能中举。

一日,郎玉柱正在读书,忽然一阵大风将书页卷走。他急忙追赶,不慎脚下踩空,落入坑中。伸手探去,坑内只有腐烂的草;继续挖掘,竟发现古人窖藏的粟米,只是早已腐烂成粪土。虽然无法食用,但这更让他坚信 “书中自有千钟粟” 的说法不假,读书愈发勤奋。又一日,他爬梯登上高架,在乱卷中找到一个一尺见方的金辇,大喜过望,以为这便是 “书中自有黄金屋” 的应验。拿给人看,才知是镀金而非真金,心中暗自埋怨古人欺骗自己。没过多久,父亲的一位同年在本地做观察使,喜好佛教。有人劝郎玉柱将金辇献作佛龛,观察使大喜,赠他三百金、两匹马。郎玉柱欣喜,认为黄金屋、车马都已应验,于是更加刻苦读书。此时他已三十岁,有人劝他娶妻,他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何愁没有美妻?” 又读了两三年,依然没有应验,人们都嘲笑他。当时民间传言天上织女私自下凡,有人戏弄郎玉柱:“天孙私奔,大概就是为了你吧。” 郎玉柱知道是玩笑,也不辩解。

一夜,他读《汉书》到第八卷,读到一半时,发现书中夹着一个用纱剪成的美人。他惊叹道:“书中颜如玉,难道以此应验吗?” 心中怅然若失。仔细看去,美人眉目栩栩如生,背后隐隐有细字写着 “织女”。他觉得十分奇异,每日将美人放在卷上,反复观赏,以至废寝忘食。一日,他正注目凝视,美人忽然弯腰起身,坐在卷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