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报告,仔细挑选经验丰富且能力出色的军官,挨个叫来谈话,挑选表达能力强的让他们能担任军校教员,将自己的实战经验传授给学员。同时,他还要确定第一批轮训军官的名单,这不仅要考量军官们的军事素养,还要兼顾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发展潜力。
而陈良策这边,也丝毫没有闲着。他借助楚王府的关系,联系王府旗下可靠且经验丰富的商队人员。这些人走南闯北,对各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了如指掌,是地理课程最合适的授课人选。此外,陈良策还负责军校的后勤保障工作,从规划校舍建设到安排日常物资供应,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他操心。好在军校设立在军营之内,人力充足,很多建设与改造工作得以迅速推进。士兵们齐心协力,将原本的营房稍加改造,便成了整齐的校舍。就这样,在两人的不懈努力下,仅仅十天之后,武昌军校便正式落成。操场上,两百名首批轮训的军官整齐列队,精神抖擞。李明身着戎装,迈步走上临时搭建的讲台,目光扫视着台下的学员,激动地发表讲话:“诸位!今日,武昌军校正式成立。这是我们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关键一步,也是诸位提升自我的绝佳契机。在这里,你们将系统学习兵法谋略、实战技巧,你们肩负着提升我军战力的重任。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刻苦学习,日后成为我军的中流砥柱!”随着李明讲话结束,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武昌军校的第一期,就此正式开启。崇祯十年悄然而逝,李明带着小郡主周梦瑶,与结拜大哥满天星,一同在楚王朱华奎的王府度过了一段欢乐祥和的新年时光,过年期间的种种暂且不表。崇祯十一年正月十五刚过,李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队整训工作中。此时,陈良策前来求见。见到李明后,陈良策恭敬行礼而后说道:“将军,自追随您以来,承蒙您的信任与厚待,我一直思索如何能为将军的大业尽更多心力。近日我观将军部队训练,虽军容严整、军纪严明,但各级军官文化水平与指挥能力的提升,仍有不足。仅靠识字班恐非长久之计,不利于部队长远发展。”李明认真倾听,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陈良策接着道:“依我愚见,不如在军中开办一个专门的学习班,不仅要让军官们识字,更要传授他们实战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强化对他们的思想教育,灌输忠诚于将军您的理念,以防他们日后被朝廷高官厚禄所诱惑,重蹈胡翠莲叛变的覆辙。”李明听后,猛地一拍大腿,面露懊悔之色:“哎呀,我怎么就没早点想到呢!”他心中暗自懊悔,后世蒋校长创办黄埔军校,借此培养出众多嫡系人才,借此才能掌控了强大的嫡系军事力量。“良策,你这提议太及时了,确实该办个军校!”陈良策疑惑地问道:“军校是何意?”李明解释道:“朝廷的国子监是培养官员的地方,咱们这军校,就是培养咱们军官的摇篮,意义重大。”陈良策立刻明白了李明的用意。“考虑到一次性抽调太多军官参加脱产学习会影响部队战斗力,所以咱们得分批分期对所有军官进行轮训,每一期嘛,就定为半年。这军校的课程设置必须紧密贴合实战需要。首先,要开设识图用图课。军官们只有熟练掌握识图用图技能,才能在战场上准确判断地形地貌,制定合理的作战计划,这可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次,兵书战策学习必不可少。以讲求实用为主,重点学习戚继光的《练兵实纪》。戚大帅在这本书中详细阐述了练兵的方法、实战的技巧以及军队管理等诸多方面,与咱们当下的实际情况十分契合,能让军官们从中汲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再者,为将者需知晓天文地理,所以要开设地理课。可邀请那些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行商之人,来为军官们讲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交通道路等情况,拓宽他们的视野。另外,各类兵器的运用也至关重要,不仅得让军官们清楚火炮的最大射程、步枪的有效射程、手榴弹的最远投掷距离等,还要给他们详细讲解朝廷其他部队经常使用的各种武器,还有清军使用的各类武器,以便他们能有针对性地地指挥各兵种协同作战。同时,战术训练也不可或缺,还要组织实兵实装演习,让军官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最后就是良策你说的,要安排好思想教育课,让大家都知道,这每月发到手的军饷都是我殚精竭虑办银行、卖军火、做买卖、拉赞助想方设法给他们筹措来的。他们要是指着朝廷拨下来的那点银子早饿死了!让他们知道该听谁的话、跟谁走!”陈良策听闻,点头称赞,心中对李明的规划深感佩服。随后,陈良策面露思索之色,说道:“将军,听您这一介绍,这军校确实重要,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