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穿越明末成饿殍 > 第311章 武昌军校成立

第311章 武昌军校成立

设在军营内,挑选一块合适的地方,便于管理和教学。至于名字,因其位于武昌,就叫武昌军校。这里将成为咱们培养军事人才的核心之地,为咱们的部队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陈良策附和道:“将军这名字起得好,武昌代表武运昌隆之意,既与武昌地名相呼应,又与军校作用相契合,实在是太妙了。”

李明接着说道:“咱们军中的学习班也不能停,但今后这学习班的主要面向对象要调整,不再是军官,而是军中的士兵。要让每一个士兵都能识字,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等咱们把现有的军官都轮训完之后,就要对那些识字量达标、有提拔潜力的优秀士兵进行轮训。以后咱们军官的来源,就从这些经过军校培训的优秀士兵中选拔。经过轮训的士兵,就是咱们的后备军官。”

此时,李明心中暗自思索,后世让毫无部队经验的学生,经过四年军校培养就直接担任军官,虽培养时间长,但他们没在基层当过兵,不了解底层士兵的想法,容易与底层士兵脱节。而且,这样一来就基本断了了底层士兵到军官的晋升之路,虽然有战士考学这条路,但基层士兵平日里训练、杂务繁多,哪有那么多时间学习?这路子根本就是给某些人用的,这样不利于调动基层士兵的积极性。自己绝不能照搬这种模式,一定要让军官先有基层历练,再经军校培训,如此才能真正带好部队。

在李明与陈良策商议确定军校的大致规划后,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参谋长张德与副校长陈良策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是张德,军校初建,百废待兴,最为紧缺的便是师资力量。他拿着历次作战的情况报告,仔细挑选经验丰富且能力出色的军官,挨个叫来谈话,挑选表达能力强的让他们能担任军校教员,将自己的实战经验传授给学员。同时,他还要确定第一批轮训军官的名单,这不仅要考量军官们的军事素养,还要兼顾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发展潜力。

而陈良策这边,也丝毫没有闲着。他借助楚王府的关系,联系王府旗下可靠且经验丰富的商队人员。这些人走南闯北,对各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了如指掌,是地理课程最合适的授课人选。此外,陈良策还负责军校的后勤保障工作,从规划校舍建设到安排日常物资供应,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他操心。好在军校设立在军营之内,人力充足,很多建设与改造工作得以迅速推进。士兵们齐心协力,将原本的营房稍加改造,便成了整齐的校舍。

就这样,在两人的不懈努力下,仅仅十天之后,武昌军校便正式落成。操场上,两百名首批轮训的军官整齐列队,精神抖擞。李明身着戎装,迈步走上临时搭建的讲台,目光扫视着台下的学员,激动地发表讲话:“诸位!今日,武昌军校正式成立。这是我们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关键一步,也是诸位提升自我的绝佳契机。在这里,你们将系统学习兵法谋略、实战技巧,你们肩负着提升我军战力的重任。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刻苦学习,日后成为我军的中流砥柱!”

随着李明讲话结束,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武昌军校的第一期,就此正式开启。

崇祯十年悄然而逝,李明带着小郡主周梦瑶,与结拜大哥满天星,一同在楚王朱华奎的王府度过了一段欢乐祥和的新年时光,过年期间的种种暂且不表。

崇祯十一年正月十五刚过,李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队整训工作中。此时,陈良策前来求见。见到李明后,陈良策恭敬行礼而后说道:“将军,自追随您以来,承蒙您的信任与厚待,我一直思索如何能为将军的大业尽更多心力。近日我观将军部队训练,虽军容严整、军纪严明,但各级军官文化水平与指挥能力的提升,仍有不足。仅靠识字班恐非长久之计,不利于部队长远发展。”

李明认真倾听,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陈良策接着道:“依我愚见,不如在军中开办一个专门的学习班,不仅要让军官们识字,更要传授他们实战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强化对他们的思想教育,灌输忠诚于将军您的理念,以防他们日后被朝廷高官厚禄所诱惑,重蹈胡翠莲叛变的覆辙。”

李明听后,猛地一拍大腿,面露懊悔之色:“哎呀,我怎么就没早点想到呢!”他心中暗自懊悔,后世蒋校长创办黄埔军校,借此培养出众多嫡系人才,借此才能掌控了强大的嫡系军事力量。“良策,你这提议太及时了,确实该办个军校!”

陈良策疑惑地问道:“军校是何意?”

李明解释道:“朝廷的国子监是培养官员的地方,咱们这军校,就是培养咱们军官的摇篮,意义重大。”陈良策立刻明白了李明的用意。

“考虑到一次性抽调太多军官参加脱产学习会影响部队战斗力,所以咱们得分批分期对所有军官进行轮训,每一期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