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余世蓉华 > 第209章 日历

第209章 日历

他们看得懂吗?”

徐蓉道:“那就卖给识字的人。一二三四五,很简单!多看几眼,不识字的也学会了。”

古代是有“日历”的,只不过它写得跟书一样,排列方式有问题,很不直观,不能让人一眼看懂。

而且,“历书”上除了日子,还有七七八八的其他内容,比如月亮盈亏、五行轮转、天时星宿等等。总之,没点文化,你真看不懂!

徐蓉觉得,对百姓来说不需要那么复杂的东西,只要有日期、有二十四节气就够了。

她与少华商量了一下,这种对外出售的日历应该如何排版?

少华建议,每五日为一行。因为古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

徐蓉听取了少华建议,第二日,她从村民家中买来皮纸,开始画草稿排版。

岩脚村人做的大多是“二钱纸”。(二钱:纸的规格,就像现代说的a3、a4纸一样的意思)

二钱纸长一尺三、宽九寸,大小与现代a3纸差不多。

徐蓉先用整张纸画了个“年历”格子,发现有些密密麻麻,写阿拉伯数字还好,写汉字,简直眼晕。

当然,其实她并不想一张纸做一年的日历,这样太“省纸”了!她只是试一试排版效果。

然后她将一张纸裁成两半,还是一月一张的好。

徐蓉排出一年十二月的日历,看了看,觉得有点单调。

她问少华:“你会多少农谚?”

“什么浓艳?”少华没听懂。

“就是农业生产的一些谚语,比如蜜蜂出巢早,天气晴得早;粪坑冒泡,大雨要到。”

少华拧眉:“什么东西啊?”

徐蓉道:“就是一些老百姓总结的农时谚语。”

少华道:“老百姓又不识字,他如何总结?”

“总结不需要识字呀!这只是生活常识。”

少华摇摇头,还是不太理解。然后又道:“你要这些,是要干嘛?”

徐蓉道:“我觉得日历有点单调,想加点文字、农谚常识在上面。”

少华道:“难道你要把‘粪坑冒泡’写上去?”说着他脸皮抽了抽。

徐蓉想想,也觉得的确是不雅,何况她也不知道多少农谚。

少华道:“你不是会很多诗吗?写诗啊!识字的大多是书生,你若写上诗句,他们冲着诗句,或许就会买你的日历。”

徐蓉想想,有道理!

虽然她觉得农民更需要日历,但是他们不识字;而识字看得懂的,那些人基本也不务农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