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相邻簇之间的空隙把自己圈在里面。同时还有人负责在河滩捡石头,然后堆到自己那簇里,还有人在簇周围堆土墙,不用太高,胸墙就行,也不用太厚了,只要能挡住箭就行。主要是他们缺少盾牌一类,最多用锅盖,用竹子扎成捆,甚至干脆就是用草,就是一捆草也比没有防护强。
厚度也是防护力。 好在清军也没有大炮了,所以只要是正常土墙就能挡住箭。 所有簇周围都是这些,以拒马和木桩填充簇之间空隙。 在簇外围堆起胸墙。 在簇里面准备大量用于投掷的石头。 在胸墙上架起一根根削尖的长毛竹,而且都是尽可能长,甚至长达十米,反正就是刚砍的,连枝叶都没必要去,把头削尖就行。 光这个长度,其实就已经快要覆盖簇之间空隙了。 四十多万人。 簇之间其实没多少空隙。 这样恍如某个时代修水利工程数十万人大会战一样的壮观景象,真正展现了什么叫人多力量大。 杨丰就这样盘旋在上空,盯着他们的工作。 直到一群难民的出现。 “清虏来啦,快跑啊!” “清虏来啦!” …… 他们边跑边尖叫着。 而最前面那些忙碌的青壮们瞬间一片混乱。 因为在这些难民后面,已经可以看到狂奔的骑兵。 立刻就有青壮想逃跑。 但下一刻金光破空而至,穿透一名逃跑的青壮,然后划出一道弧线,重新回到正坠落的太祖高皇帝手中,后者紧接着升起。 “朕在此,你们怕什么?” 他喝道。 青壮们哆哆嗦嗦地看看他,再看看狂奔而来的清虏。 后者转眼追上难民,直接将其淹没在马蹄下。 “都准备迎战,把毛竹伸出,人靠在胸墙后,清妖过来就刺,你们前面是拒马,他们得下马,拿火器的,拿弓箭的就射他们,没火器弓箭的用石头扔过去砸他们。你们都是宗室,这是保朱家江山,你们享两百多年荣华富贵,这是你们职责,朕就在这里看着,谁逃跑就杀谁。” 杨丰喝道。 这前面全是宗室和士绅,他们就是要顶在一线,此外就是淮王招募的那几千士兵。 同样这些也是装备最好的。 他们堵住这个三角形的顶点,中间是龙泉河。 只要他们还在这里,后面的青壮就不会逃跑,毕竟因为地形,后面甚至都看不到这边,同样一旦他们逃跑,那所有人都会跟着跑的,宗室,士绅在前面是保证士气的最好办法。 这时候那些清军也看到了天空中的杨丰。 他们吓得立刻停下。 “清虏害怕了!” 宗室里面一个应该是郡王激动地喊着。 其他人一片振奋。 但下一刻就哭了。 因为清军只是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径直向前。 清军也没别的选择。 这是他们唯一的逃生通道,打不开就真全军覆没了。 这支应该是正黄旗满洲的清军,在马背上举起弓箭,在冲到拒马前的时候停下,对着胸墙后的宗室射出箭,立刻就有宗室中箭。但不多,毕竟胸墙已经保护了他们胸部以下,上面还有充当盾牌的各种乱七八糟,而他们身边那些使用火器和弓箭的也在还击。 但对清军几乎没伤害。 毕竟这些士兵已经算是明军里面最烂的那批,他们能拉开的弓也射不穿清军铠甲。 火器也是最差的。 而清军被密密麻麻的拒马,木桩阻挡也无法骑马向前。 他们前锋随即下马搬那些拒马。 后面继续以弓箭压制,不断射倒一个个凤子龙孙,秀才举人。 步行清军不断向前。 “石头!” 杨丰喝道。 那些宗室和士兵立刻想起他们脚下堆积的石头。 紧接着向外抛出。 但扔石头就危险多了,在石头抛出同时,不断有人中箭,不过清军也一样在挨石头,一个个拳头大的石头砸在身上也不好受,有铠甲也不行,很快有清军因为伤重不得不后撤。 但其他依旧顶着头顶落下的石头继续向前搬开拒马。 “毛竹。” 杨丰喝道。 那些趴在胸墙上不知所措的宗室和士兵们立刻醒悟,他们赶紧两人一组用架在墙上的毛竹去戳清军,这东西前面下垂,而且都是枝叶,那些清军也手忙脚乱,毕竟它们属于随机攻击。那下垂的前段带着枝叶摇晃着,就跟抖花枪一样,根本无法判断落点,清军一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