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流华录 > 第四十九章 大胜

第四十九章 大胜

大刀,跃跃欲试。

梁仲宁眼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但卜巳的判断和汉军确实在真退(而非佯退诱敌)的景象,让他也倾向于相信这个可能。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中也燃起贪婪和凶残的火焰:“卜帅说得对!机不可失!就算不能全歼,也要趁他们慌乱撤退,狠狠撕下一块肉来!让皇甫嵩记住今天的疼!”

卜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狂喜,他知道现在需要冷静指挥。他迅速下令:“传令各营!汉军已怯,南阳援军将至!各部依托现有阵地,稳住阵脚,重整队形!张伯,你率最精锐的长矛手和敢死队压前,给我死死缠住撤退的汉军步卒,咬住他们的尾巴,让他们无法从容列阵!梁仲宁,你带弓弩手和机动兵力,抢占左右两翼的高地和小树林,用箭矢袭扰,迟滞他们的骑兵!记住,我们的目标是拖住他们,消耗他们,等张曼成大帅一到,就是皇甫嵩的末日!万不可贪功冒进,脱离了我们熟悉的防御地形,给汉军骑兵反扑的机会!”

“得令!”张伯和梁仲宁精神大振,抱拳领命,眼中燃烧着复仇和野望的火焰,迅速转身冲下土丘,嘶吼着传达命令。很快,代表着进攻和纠缠的黄巾军号角声也呜呜地响起,与汉军的鸣金声形成了刺耳的交响。原本因汉军撤退而有些松懈的黄巾军阵线,再次涌动起来,如同受伤但更加凶悍的野兽,开始组织起有目的的反扑和纠缠。

鸣金声就是最高指令。正在前线奋力搏杀的汉军骑士们,无论是已经突破敌阵的尖刀,还是正在苦战的陷阵之士,无不感到错愕与不甘。许多人身上带伤,战甲破损,战马口鼻喷着粗重的白气,汗水混着血水从鬓角滴落。眼看敌人阵脚松动,胜利在望,此刻撤退,无异于功亏一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退?为什么退?”一名年轻的军侯砍翻眼前一个黄巾力士,抹了把脸上的血污,不解地看向中军方向。

“军令如山!撤!”经验老到的屯长厉声喝道,用刀背狠狠拍了一下年轻军侯的战马臀部。他看到了后方中军令旗的摆动,也隐约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不寻常气息——那不仅仅是血腥味。

尽管满腹疑虑甚至愤懑,严格的军纪和长年累月的训练发挥了作用。汉军骑士们展现出极高的战术素养。他们不再恋战,利用马速迅速脱离与当面黄巾军的接触。前排的骑兵猛地刺出最后一枪或劈出最后一刀,逼退纠缠的敌人,随即勒转马头。后排的骑兵则迅速补位,用密集的箭雨或短促的冲击掩护同袍后撤。整个撤退过程虽在敌人的纠缠袭扰下进行,却并非溃败,而是如同退潮的海水,虽然后撤,却保持着强大的反击力量和相对严整的队形。无数股铁甲洪流在夕阳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向着皇甫嵩的中军大纛(dào)方向汇聚。

战场变得更加混乱而残酷。失去了骑兵压制的黄巾军步兵,在张伯等人的督战下,如同潮水般涌出他们依托的村寨和沟壑,嚎叫着追赶撤退的汉军步卒(多为弓弩手和长矛手)。箭矢从两翼的高地和树林中(梁仲宁部)更加密集地射向撤退的汉军队伍,带走落在后面或不幸中箭落马的士兵性命。汉军负责断后的精锐步卒和弩兵则依托车阵和临时找到的掩体,顽强抵抗,用强弩和长矛组成死亡防线,阻滞追兵,掩护大部队脱离。

皇甫嵩屹立在土台上,面无表情地看着这惨烈而混乱的撤退景象。

夕阳的余晖将他和他身后的“皇甫”大纛拉出长长的影子,投射在布满尸体和残骸的土地上。他紧握着腰间的剑柄,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知道,这艰难的一步已经迈出,真正的危机——张曼成的南阳黄巾主力——正如同阴云般从南方急速压来。

一场更大的风暴,就在眼前。他必须利用这短暂的回撤时间,重整旗鼓,为即将到来的、决定生死的决战做好准备。脚下的土地,浸透了双方将士的鲜血,而更大的血雨腥风,已然在望。

(本章完)

喜欢流华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