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得赶紧拿回去给陈老师看看!”林浩从巨大的喜悦中回过神来,他小心翼翼地把数据拷贝到U盘里,甚至都来不及跟苏晓月和徐涛多说几句,就一阵风似的冲出了XRD实验室。¢e~8¢z`w?.¢n.e~t^
“诶,浩子,你跑那么快干嘛!晚上必须请客啊!”徐涛在身后大喊,声音里充满了真诚的兴奋。
苏晓月看着林浩那如同去报喜一般迫不及待的背影,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她知道,林浩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成长着,从一个需要她提点的“菜鸟”,变成了一个能并肩作战的伙伴。这让她感到由衷的欣慰。
林浩一路狂奔,心跳得比刚才看到图谱时还要快。他穿过走廊,跑下那段通往地下的、阴冷的楼梯,但这一次,他感觉这条路不再漫长和孤单,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
他冲进地下室,看到陈默正静静地坐在电脑前,仿佛己经预知了他的到来。
“老师!您看!”林浩甚至都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他把U盘插上电脑,调出了那三张完美的图谱。
陈默扶了扶眼镜,凑过去仔细地看了一眼。他的脸上,没有露出林浩预期的那种激动,而是深深的、长久的沉默。
他盯着那三张几乎完全重合的图谱,看了足足有五分钟。他甚至让林浩把原始数据导出来,检查了信噪比、半高宽和背景扣除的每一个细节。_鸿.特!暁\税·旺· ¢冕,废·阅?黩*他的严谨,己经刻在了骨子里,即使面对这样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也丝毫没有放松。
最后,他才缓缓地抬起头,看着林浩。
这一次,他的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审视和严厉,而是像一片深邃的、倒映着星辰的夜空,里面有欣赏,有欣慰,还有一丝找到同类的释然。
“从结构上来说,它很完美。”陈默看着图谱,用一种近乎陈述的语气,给这份样品下了最终的、权威的定义。
得到导师最终的肯定,林浩感觉自己这一个多月的苦熬,都有了回报。所有的疲惫、委屈和自我怀疑,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他激动地等待着陈默的下一步指示,在他看来,这完美的样品,就是一张通往成功的门票。
“在庆祝之前,”陈默却话锋一转,靠在椅背上,看着林浩,问道,“你知道,从一个想法,到做出第一个合格的样品,这中间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林浩愣了一下,他没想到陈默会问这样一个哲学问题。他想了想,试探着回答:“是坚持?还是正确的方法?”
“都不是。”陈默摇了摇头,“是‘命名权’。”
“命名权?”
“是的。”陈默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在科研的世界里,命名权,就等于发现权。,j+c\h.h-h′h?..c¨o,m*谁第一个为一种新现象、新物质、新理论命名,谁就被历史所承认。就像牛顿用他的名字定义了力学定律,就像石墨烯的发现者,赋予了那种二维材料一个全新的名字。”
他看着林浩,眼神里带着一种传道般的郑重。
“每一个由你亲手创造出来的、全新的材料,都像你的孩子。你必须给它一个独一无二的代号。这是作为创造者的权利,也是对它最基本的尊重。从今以后,我们实验室所有由你主导合成的新材料,都由你来命名。”
林浩的心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神圣的使命感。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一个“高级厨子”,在这一刻,陈默将他提升到了“创造者”的高度。
他看着屏幕上那个完美的“馒头峰”,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了这一个多月的点点滴滴:初见陈默时的敬畏,被张远嘲讽时的不甘,修好炉子时的喜悦,九次失败后的沮M丧,以及最后,在苏晓月帮助下,那灵光一现的突破。
最终,他的脑海里,定格在了那个小小的、却又充满了疯狂和决绝的数字上。
“老师,”他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道,“就叫它……‘LM-101’吧。”
“LM,是我名字的缩写,林浩-材料(Linhao-Material)。”他解释道,“而101,代表着我们用1.01倍的极限转速,在第十次失败后的第一次尝试中,获得了成功。它代表着,比完美,再多一点点的追求。”
“LM-101……”陈默在嘴里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然后,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个极其罕见的、堪称“温和”的笑容。
“好名字。”他说,“从今天起,它就是我们团队第一个正式的成员了。”
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