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秉忠见到贾年,也客气地还了一礼,开口便询问起贾敬的下落。^白,马`书.院/ ¢耕~歆·醉*全?
“还请夏总管稍候片刻,府上己经派快马去请敬伯父了,想来应该很快就能返回。”
“既然如此,那还请贾伯爷先随咱家进宫面圣吧。陛下还有旨意,等贾真人回来了,也让他立刻进宫去见驾!”
贾年听后,立刻吩咐下人好生招待,又让人往内院传了个消息。
随后,他便跟着夏秉忠,一同离开了宁国府。
“夏总管,不知陛下此番深夜召见,究竟所为何事啊?”
走在路上,贾年一边看似随意地问着,一边不动声色地将一个颇有分量的锦囊,塞进了夏秉忠宽大的袖口里。
“哎呦,陛下的心思,咱家一个做奴才的,哪里敢妄自揣测呢。不过嘛……陛下在召见您之前,倒是随口问了一句,关于为您敕建那座伯爵府的进度。”
夏秉忠的手指在袖中轻轻一捏,脸上的笑容立刻变得意味深长起来,不经意间透露了一点口风。
“伯爵府?”
贾年心中飞速地盘算起来。
“莫非……”
一个大胆而模糊的念头,渐渐在他的脑海中成形,越来越清晰。
来到养心殿,依礼参见之后,建康帝便开口询问了一些关于贾家今日变故的细节。
贾年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捡着能说的,有条不紊地复述了一遍。
建康帝听完,随即切入了正题。\E,Z′暁.说\网· ¨首~发?
“关于这宁国府的爵位,朕想听听,你们贾家自己,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贾年闻言,心中一动,立刻躬身回道:
“启禀陛下,国朝的爵位承袭,自有圣上乾纲独断,我等做臣子的,不敢有丝毫擅专之念。一切,都凭陛下做主。”
听到贾年这个滴水不漏的回答,建康帝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爱卿此言差矣。这毕竟是你们贾家自家的爵位,朕总还是要听一听你们贾氏族人的意见嘛。”
话分两头,宁国府这边,贾敬接到消息,也星夜兼程地从玄真观赶了回来。
他先是去拜见了贾母,随后又到停放着贾蓉尸身的灵堂边,为这个名义上的孙子念了一段往生经文,这才换上朝服,匆匆赶往皇宫。
“贫道贾敬,参见陛下。”
来到养心殿,贾敬只是行了一个方外之人的道礼。
“贾真人乃是出尘之人,无须多礼,请坐吧!”
“敬伯父。”
贾年也连忙起身,恭敬地叫了一声。
贾敬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便是贾年,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示意,便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眼观鼻,鼻观心。
“贾真人,如今宁国府一脉,爵位无人可以继承。朕想问问真人,对此可有什么人选上的考量?”
建康帝的目光转向贾敬,开门见山地问道。
“回陛下,宁国府遭此大劫,或许亦是命中注定,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违背。!6¢吆·墈+书!惘, ¢罪*鑫~彰·节?庚-芯·筷_至于这爵位由谁承袭之事,全凭陛下圣心独裁即可。”
贾敬虽己出家,但人情世故却通透得很。
他很清楚,皇帝既然这么问了,心中必然早己有了定见。这时候,无论你说什么,推荐谁,都可能是错的。
“宁国公府世代为国尽忠,朕心中亦是十分敬仰。本来,朕打算在宁国府的旁支血脉中,择一良善纯孝之人来承袭爵位。然而,经过查访,却发现其中多为不堪造就的纨绔子弟。朕,实在不愿让先宁国公的赫赫英名,被这些不肖子孙所玷污。”
“所以,朕思虑再三,准备让靖安伯贾年,来承继这宁国府的爵位。如此一来,也算是对得起先宁国公与一等将军的在天之灵了。”
听到建康帝这番话,一首古井无波的贾敬,脸上终于闪过了一丝不易察可的动容。
“陛下,宁荣两府,向来以宁府为长,因此,贾氏的宗族族长,也一首是由宁府一脉的长房来担任。若是让靖安伯入主宁国府,莫非……陛下是准备让他行过继之礼不成?”
贾敬的这句话,如同一记警钟,让建康帝也猛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虽然贾家并未分宗,但追根溯源,宁国公贾演是嫡长子,荣国公贾源则是嫡次子。
只不过因为荣国府后辈争气,经历了两代国公的辉煌,声势上反而盖过了宁国府,才让世人渐渐忽略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