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璋踕
郑新敲敲门进来了,只有市长和秘书长在。
市长热情地让他坐下,郑新就把自己私下带来了四个业务科长和昨天一天的整个活动、了解的情况原原本本的汇报给了两位领导。
最后建议市长趁热打铁邀请司长顺路到我市看一看,很多问题有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市长、秘书长对郑新的安排和努力非常满意,市长对秘书长说:“如果我们的这些领导们都像郑新这么有能力,又肯出力,什么事情都解决了。郑新你干的不错,刚刚接手就能解决问题,比你们那个老鞠强多了,他要是不住院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好好干吧。”
市长虽然没有马上表态,他要邀请司长去东湖市调研,相信他会做出安排的。
郑新站起来说:“市长、秘书长,没事我走了。”
市长微笑了一下说:“你走吧,一会儿开会时见。”郑新美滋滋的走出来,他真没想到来到北京,这么快就出现了转机。他嘱咐自己要抓住这次契机,好好表现自己,拉近和市长的关系,只要有了市长这个靠山,就不愁没有机会升为正职。
九点半点钟,书记主持的会议又开始了,参加的人员没有变化。
书记说:“为什么我们这个时间开会呢,就怕影响大家中午喝酒,我们来北京干什么来了?就是要解决问题,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把问题解决了,就是能人。大家说说,来北京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从你开始吧。”
他指着离他最近的一位局长说,那个局长几句话就说完了,依次向下挨着他的另一位局长接着汇报。
这个局长大大咧咧地随便说着,讲出来的话是啰里啰嗦,他的意思是在家就知道有这些问题,到北京来也是如此,昨晚和亲戚喝了一顿酒,他还在往下啰嗦。
市委书记突然厉声打断他说:“你别说了,现在就出去,和你亲戚喝酒去,既然在家就知道这些问题,你还是回家解决问题去吧。”
这一下会场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了,安静的大家的呼吸声都能听见。那位局长坐在那里,红着脸一动也不敢动。
书记停了一会儿,大声说:“你连话都听不懂了吗?你现在就回去吧,不要在北京误事了。”
那个局长站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窘迫地走出会议室。
事后,这个局长回到东湖市,就被组织部调整为调研员,市委副秘书长娄正伟代理了他的局座的位置。
整个过程不足两分钟时间,熬了一辈子的局长,就是由于汇报工作不认真,就被匆匆结束了政治生涯,整个过程只有书记一个人说话,没有一个人咳嗽一声。
书记接着说:“我们继续开会。”
郑新只注意书记那铁青的脸了,忘记自己就挨着那位被撵出会议室的局长身边了。
会议前他们还热情打招呼、谈笑风生呢。现在是人去座空,他感觉到现在身边的不是空座,而是万丈深渊。那位走出去的局长不知现在是多么的后悔,多么的沮丧。
他一定清楚自己的位置不保了,回到单位,自己的宝座可能被别人占据了。从前坐在宝座上气指颐使、说一不二,回去后就要面对宝座唯命是听,甚至低三下四的。
市委秘书长大声说:“郑新,轮到你汇报了。”
这时郑新才从胡思乱想中收回心神,他清了清嗓子,稳定一下情绪,理顺一下思维,他在汇报前就想好了根据情况说什么。
他想不能把昨晚的事全汇报了,万一下次再开汇报会,自己就没有新内容了,还是留点自留地吧,不能立项的化工生产项目,在这种场面就更不能提了,这是一件扫兴的事,弄不好还会挨一顿批。
于是就把今早上班去报件的事做了详细的汇报,把科长们如何请吃饭的事一句话带过,重点说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过程。
书记对郑新把上报三个多月无声无息的报件,重新上报,并且上午就能送到领导的办公桌上,对他所做的工作很满意。
书记说:“这就叫做工作有推进,小郑能干点事。你们送上去的报件,还要盯紧,不能再无声无息了。”
郑新连连点头称是,郑新也看到市长正笑眯眯的看着他,他心里也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