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的‘五鬼遁术’,在我眼中,也做不到毫无形迹。梅如冰的这门技艺,若非世所罕见的奇门遁法,便是失传已久的叶家魔法。但习练奇门遁者,须受时间、方位的限制,习练叶家魔法者,据说必须借助于器具。她突现突隐,既不似奇门遁法,也不像叶家魔法,莫非世间竟有一种连我也不知晓的功法?”
忽然想起了“魔锏”温四海,“那温四海”在使出“电轰雷鸣”时,招式间岂非也无衔接处?莫非那梅如冰的身法,与温四海的锏法,竟源自一处?——是了,我须得如此如此
面色一沉,冷冷道:“倘若属下并未记错,不一刻前,天主还应承了属下,一切人员调遣皆由属下负责,却何以在不到半个时辰之后,便改变主意?”
他声音甚是严厉,面含薄怒,以这样的表情与口气和人交谈,纵然身份略低一些的人,也会微感不悦。更何况是盛名满天下,无数高手一闻其名便噤若寒蝉的“阴阳二魔”?一时之间,厅内气氛顿时紧张,四天星无不屏息骇然。
阳魔面色一沉,眸中隐露杀机。阴魔却好不动容,似是根本不在意诸葛清的指责。淡淡说道:“诸葛先生说的又理。只是其中另有原委,非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日后有了时间,先生自会知晓。”
四天星长舒一口气。诸葛清心下骇然,一丝忧虑,在心间融冰般扩大、扩大一个念头,也愈加清晰。
“谋大事者,不计小节。阴阳二魔的目的,看来并不简单。身处虎狼之地,诸葛清呀诸葛清,你须得千小心、万谨慎才是”他心中告诫自己,口中却道:“既然如此,便暂且不加考虑。天主,请命‘天不老、情难绝、冬雷震震夏雨雪’这六位高手,现身一见。”已暗暗决定改变策略,觅机说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阴魔颔首,应道:“原该如此。”侧首向厅门,微微点头。只听“呀”的一声,厅门洞开,门外的炎热气息,登时扑面而来。隔了半晌,才听得一阵“咿咿呀呀”的声音传来,一名年仅三岁的幼儿跌跌撞撞地奔了进来。
此人年龄虽幼小,却穿着一身灰色长衫,装扮宛若大人。诸葛清正觉奇怪,忽见那幼儿停了下来,东张西望一眼,一扁嘴,便做出了一副婴儿见了生人作势欲哭之态。诸葛清恃道:“这是谁家的婴儿”一念未已,那婴儿已经化为欢颜,又向前跨出一步。
只这一步间,这婴儿便似大了两岁,高了半寸。诸葛清微微一怔,那婴儿又向前跨出一步,在原地蹦跳两下。
他每说一字,便迈出一小步,六个字说罢,已从岁的学童化为十五六岁的少年。容颜、神情、身高,无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向诸葛清鞠躬行礼,再抬起头来,却又十五六岁变为二十余岁的青年,脸上也出现了胡须,举止、神态也老成持重了许多。
他站在原地不动,只定定地望着诸葛清,然而胡须却一点点的长长,头发也一点点的变长,身高一点点的增加,神态气质一次次改变。转眼尖,已经长成了六十岁老翁样,长须及胸,满脸皱纹,眸中神光也渐渐暗淡。最奇特的是身上的长衫,竟也随着年岁、身高的改变而变长、变宽,始终合体合身。片刻之后,老眼昏花的东张西望,背也驮了,须发也花白了,脸上的神态,也变的垂垂老矣,行将入土。
他咳嗽一声,忽然向前一载,跌跌撞撞地冲出了两三步,“扑通”一声倒在地上,半晌无声无息,像是已经死去。
厅内众人皆是静寂无声,诸葛清口瞪目呆。他的见识,在江湖上已经属于“万事通”之流,丐帮之内,也有不乏易容易形易骨类的高手,出身于幻门的“梦幻子”,更是江湖上不做第二人想的幻影大师。可是比之于眼前这人,却显然逊色不少。
“易容”一门,大抵分为四重境界,即易容、易形、易骨、幻影。皆承传于上古“幻门”,该门原和“人、鬼、神、仙、幻、魔、真”并称武林七大渊源,自唐朝末年失传,梦幻子乃是“幻门”最后一名记名弟子的最后一名承传者,除她之外,当世再无幻门中人,这已是江湖公论。
然而眼前这人,幻术的造诣,显然高过梦幻子不止一筹,此人又会是谁?
那人身躯翻转,慢慢缩小,不一刻便由老变小,又成了三岁婴儿模样,“咿咿呀呀”吐字不清地爬了出去。阴魔这才说道:“他即是‘天不老’,在我‘不老情天’中,任首席护法之职,盲童之弟。”
适时,一个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