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提起的情况下,搪塞了一堆的理由将和敬差不多搞定,才在七月受了皇贵妃的晋封。
倒是纯妃苏氏,和嘉妃金氏共同升了贵妃位,毕竟她们俩是从宝亲王府就跟着乾隆的老人了,而且纯妃生了两子一女,金氏也是两子,如今又正有身子,还有几天就可能临盆,真是功不可没,自然担得起贵妃。
另外我提议让舒嫔晋封了妃位,其实也有些居心叵测,因为这舒妃叶赫那拉氏,是六年封的贵人,比起令嫔来说资格老多了,而乾隆十年的时候,魏贵人该是令嫔,却被我一句话打了下去,且当时贵人的舒妃晋封为了嫔,导致魏贵人和她这些年极度不对盘。
据我估计,魏氏是知道自己要升嫔的,其结果却没有,反倒是出了个舒嫔,所以就过程只有我和乾隆知道的情况下,魏氏将这笔账算到了舒嫔的头上。
而现下我就是加的一把火,让舒嫔凭着资格升了妃,会让令嫔觉得她再次抢了她的东西,分散了魏氏的些许注意力。可见,我的确不是什么好人呢!虽然就舒妃来说,这是意想不到,也祈祷不来的好事儿,那也算是各取利益了吗?
这背后没有了孝贤盯着,我的日子算是安静了许多,因为不管先前宫里有多少闲言闲语传开,就在乾隆封了我皇贵妃之后,一切便是重新明了起来。
即便是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这位权怎么又回到了我手里,也实在是就外在看,我并不是多得乾隆的宠,甚至可以说是冷落,但乾隆却对她人考虑都没有过。
不过,当众人晋封时,便是没有人再多嚼舌了,因为那道有名的圣旨在我的诧异之下也同时宣读了出来。
历史上的乾隆就以“初封即系贵妃,与由妃嫔晋封贵妃者不同,前者位份尊贵,所以得享公主王福晋大臣命妇的叩头。由妃嫔逐级晋升贵妃的则不同,未便照初封即系贵妃的典礼”为由取消了贵妃的应享公主福晋命妇齐集叩头的大典。
只是这次唯独漏了我,而此旨一下,场下的各妃嫔该是脸色精彩纷呈,连带看我的神情都多了几分敬畏,少了许多不屑。或许直到此刻,有脑子的人才明白,乾隆对我的某些特别,那根本不是她们自个儿认为的冷落。
也是这般过后,这后宫之里,算彻底安分了下来,令我叹息不已。要知道这事儿,我以为因着我的加入会有所改变,却没想乾隆口风一点未漏,直接就下了旨,让我初闻也同样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其实作为贵妃统摄六宫,那身份有些许尴尬,便是挡不住别人臆想,反倒是乾隆来了这么一手,彻底断了某些人的念想,身份名正言顺了,即便是多想了也不敢不安分。
于是,就说定下了反倒让人只能在心里想想,因为那争也争不过。
这不只是后宫的嫔妃,朝堂之上也对后宫的形势有所关注,毕竟这都是关乎私底下的势态,所以众多人也对乾隆的反复震得有些发懵。
当初我在乾隆即位之时,之所以一举当了贵妃,那是起点和身份明摆着,别人也能理解。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众人都以为乾隆是不把我当回事儿的,不然也就不会出现高氏那件事,也不会在孝贤的灵前被呵斥。
但是却没想,一夕之间,乾隆对我的态度好似来了个大转变,不禁没有因为孝贤灵前之事废了我,还就在大家以为我坐上后位也是凭着身份和资格时,却下了这么一道撼人的旨意,也就由不得众家转变对我的看法了。
不过,也甭说别人了,就是我自个儿还处在云里雾里,没有明白。而且随即乾隆还做了一件更加让我呆愣的事儿,那反倒别人不怎么震撼,认为理所当然了。
因为再一次,乾隆事前没有和我有过任何的商量,甚至是一点风声都没有漏出,却是在十四年行各妃嫔之晋封礼时,直接一道圣旨册立我为了皇后,并同时行了皇后的晋封礼。
而对于乾隆又一次的出其不意,所有人似乎都不意外了,因此,最发懵的还是我自己。
“臣妾叩见皇上!”
正在糊里糊涂的想着事情,却见乾隆进了来,便连忙压下心思,规矩的行出礼。
乾隆一挥手,让屋内众人都退下,才拉起我笑道:“怎么?芷娴做了朕的皇后,就越显得生分了?”
听着他说得言语间颇有几分得意,我不禁还是在心里感叹,乾隆真是越老越小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