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臻站在街边,冷冽的风吹得鼻尖泛红。
可她不觉得冷,这一阵风刚好平息了她心中的火,冷热均衡。
对于钟明诀的态度,她并不生气。
要是连这点事都要计较,她早就在这钟家混不下去。
至于这团火从哪里来,高海臻嘴角弯了弯。
也许,答案会在他的身体里。
终于,一辆计程车停在了她面前。
捻灭手中的烟,她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您去哪儿?”
高海臻原本想报家里的地址,但话拐了个弯,说了另外一个地方。
车开了二十分钟,在一条小巷子外停下。
她付了钱,走进巷子。
巷子两边住有人家,日晒风吹的墙瓦却丝毫不见京都的繁华。
高海臻熟稔地绕过巷子的路,积过水的路面让穿着高跟鞋的身体有些吃力。
绕了好一会,她停在一家面馆前。
上万块的高跟鞋也因为这段路鞋底严重磨损。
她抬头看向招牌,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
杨奶奶面馆。
掀开发黄的布帘,高海臻走进了店内。
店内面积很小,约十来平左右。
摆放着老式桌子和塑料凳,桌子上的油腻反射出刺眼的白灯。
见店里没有人,高海臻喊了一声。
不多会,一个头发半白的老人从后面的房间露出了脑袋。
看见来人,她眼睛微亮,“你怎么来了?”
“来吃饭。”
“进来进来,外边冷。”
外边冷,房间里也不热。
只有地上一个电暖气,提供唯一的热源。
“你要来也不早说,我刚把东西收拾起来。”
“那没事,我待会回去吃也是一样的。”
杨奶奶拍拍她的膝盖,“来都来了还回去吃啥啊。你坐会,我去给你擀面,正好店里还剩了一些猪肉。”
见奶奶这么忙前忙后的,高海臻突然有些后悔刚才没在餐桌上吃两口。
毕竟是大几千的饭,不尝两口也确实可惜了。
不过,她也的确好久没吃杨奶奶做的面。
她钟爱这家面馆不为别的,只为面馆里的小老太太跟她的口味一样。
重度嗜辣。
这也就导致,小面馆平常没什么人来。
而自己就是这里的最大客源。
小小的电视里正放着不知名的电视剧,高海臻坐到小太阳前。
暖烘烘的光,烫热了她的脸。
也放松了她的思维。
她看了看周围,逼仄的房间里没有多余的空间。
所有的东西都旧旧的,泛着黄。
唯有架子上有一抹白,是书页开封不久的白。
她觉得有些诧异,想要看看那两本书是什么,
可还没来得及站起身,屋外就传来了杨奶奶的声音。
“快吃吧,特地给你打了两个你喜欢吃的溏心蛋。”
高海臻接过碗,碗里是满满的肉丝以及两个蛋,和满目的红油漂浮在汤上面。
“谢谢奶奶。”
杨奶奶坐到她身边,“外边都快零下了,你这衣服这么薄不得冻坏了。”
高海臻取下眼镜,放到一边。
拿起筷子,戳破了溏心。
“您放心吧,这衣服很保暖的,冻不着。”
“你就是嘴硬,不冷的话怎么一进来就占着我的电暖气。”杨奶奶扯了扯她的大衣,“这里面加点绒还差不多,这么薄薄一点能有多暖和。”
高海臻吃了一大口面,口感很筋道。
这么多年她几乎吃遍了京都的珍馐美味,可她最爱的还是这碗猪肉面。
“那改天您帮我改改,怎么往里加点绒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