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武百官的俸禄要是全部发米,谁也吃不消啊。家里过日子,不能说填饱肚子就行了。
做衣服的棉布,做菜的油盐酱醋,租房子的房租,看病的诊费药钱
哪样不要钱?
以前折色,需要把折物卖了才有钱,由于折物不定,物价也不定,大家到手的银子也忽多忽少。
现在直接用商票买东西,吃的、穿的、用的,几乎可以全部在百货店、供销社和副食店买到。
不过刘秉忠总觉得哪里缺了点什么
一堆货品被装裹得好好的,码在供销社侧门棚子里,有专人看守,不用担心被人随意拿走。
刘秉忠一家刚上前,伙计迎上来介绍。
“客官,你家这么多货品,手拿肩扛可不大方便,要不要雇个挑夫或推车的脚夫?”
刘秉忠乐了,还有这项服务?
“你们有介绍?”
“好叫客官知道。京师街面上宵小甚多,有些挑夫或脚夫,时常抢了货或藏了货,闹出纠纷。
虽然说货出店铺门口,一概不管。
但是客官要是前脚刚出我们店门,后脚就被挑夫或脚夫把货品给骗了去,我们店也面上无光。”
刘秉忠点点头,是这么个理。
伙计指着棚子外面排着队站得笔直的挑夫和脚夫们说:“这些挑夫和脚夫,我们店里都出面寻访过,都是京师城里知根知底的良善人,不会起歹心。
而且他们都是入了社的,要是在运输中损坏了货品,他们社里还包赔的,让客官你放一万个心。”
社里?
刘秉忠看了看前面的挑夫和脚夫,有十八九岁,有二三十岁,也有四十来岁,或杵着扁担绳索,或推着鸡公交。
短衫长裤,看着干净利索。
上身穿着一件马甲,灰白色,印了三个桔色大字:“力行社”,下面还有一行姓名和编号。
“褚三娃,京挑0067号”。
编号是奇怪的符号。
刘秉忠对此不在意,转头问伙计。
“需要选一个吗?”
“不需要,你只需要选挑夫还是脚夫,告知目的地就行。他们自己有排班,按照顺序来。”
哦,这就方便了。
刘秉忠想了想,自家路程不远,但东西多,待会还要去副食店,还有一堆东西,那就选个推车的脚夫吧。
选好后,排到班的脚夫自己去搬运货物,码在鸡公交上。
这是技术活,如何码得整齐不会掉,又码得均匀推车不吃力,都是有讲究的。
刘秉忠一家站在旁边等着。
妻儿和老仆一家在合计着,到了副食品店该买几斤猪肉,要不要抓只鸡或鸭子打打牙祭,精细米要买二三十斤,户部发的禄米需要去四门仓库领,那玩意给猪吃都遭嫌弃。
也不用把商票全部花完。
皇店存货丰沛,看着比户部靠得住,万一后面户部又发该死的折色,这商票就值钱了,必须留着。
刘秉忠跟旁边三位采办好的京官们打着招呼。
“皇上圣明啊!救臣等于水火之中。”
不是所有的京官都有机会捞钱,也不是所有的京官能拿到冰敬炭敬。京官除了进士、庶吉士之外,还有大量的举人、监生以及浊吏
许多京官全靠俸禄吃饭,穷是真穷啊!
“是啊,我等万万想不到,皇上居然发商票,以皇店货品折发俸禄。臣等感激在心!”
众人没口地赞同附和,一起颂德皇上。
别的不说,至少皇上愿意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愿意掏出皇店家底去解诸多京官的燃眉之急。
在诸多京官看来,比那些高喊口号、口惠而实不至的正臣清流们要强多了。
“可惜,还是有略感遗撼之处。”
刘秉忠和其他人齐刷刷地看向这位通政司的经历。
都这么好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可惜这商票在饭店酒楼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