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广场”内,武器和弹药堆积成山。¢墈^书\屋/ -追?蕞_歆,蟑\結·经过两月不间断的“游戏”,突击小队的战士们,己经成了最高效的“军火搬运工”。无论是“拼药”战术,还是硬核攻坚,他们竭尽所能,以各种方式,将虚拟战场上的胜利,转化为现实世界中沉甸甸的“钢铁”。
武器装备的产出,虽也还是涓涓细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汇聚成了足以武装近十万大军的磅礴“洪流”。
八路军总部,在一间戒备森严的作战室里,一份被命名为“红色洪流”的计划,被正式摆在了所有高级指挥员的面前。
“同志们,时机己经成熟了。”
副总指挥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股运筹帷幄的豪情,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我们不能再让我们的战士,用血肉之躯去和敌人的钢铁硬拼了!从今往后,我们要用我们的子弹,去淹没侵略者!”
“红色洪流”计划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在未来的两个月内,对华北地区的八路军,以及己经完成会师的新西军主力,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史无前例的大换装!
这不再是过去那种零敲碎打、缴获什么用什么的被动局面,而是一场主动的、自上而下的武装力量现代化革命。
计划的执行,并非简单的“发枪”,而是根据各部队的战略任务和现有战斗力,进行精细化的、分批次、分阶段的有序升级。
第一批换装的,是那些常年战斗在第一线、承担着主要作战任务的主力师和主力旅。像129师、120师和115师的主力团,以及新西军的核心纵队,他们将最先接收到成建制的自动武器和重火力装备。
紧随其后的,是各地方的独立团、基干团和游击队。他们或许无法像主力部队那样实现人手一支自动步枪,但至少优先保证每个班都拥有一到两挺轻机枪和足够的弹药,使其火力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更重要的是,换装过程与战术培训,被要求必须同步进行。一支支由突击小队和独立团新一团里的老兵组成的“战术教导队”,被派往各个部队。他们就像一颗颗火种,将那些在虚拟战场上用无数次失败换来的宝贵经验——如何进行小组协同,如何利用自动武器进行火力压制,如何进行战术穿插——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位即将拿到新枪的战士。
一时间,整个根据地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训练营。白天,是震天的枪声和操练的口号;夜晚,是教官们沙哑着嗓子讲解战术的身影。+墈,书¨君? .最¨芯*璋*结-庚,鑫.快,
……
新西军某团新驻地。
老兵张铁牛,正和他的战友们,像一群等待开饭的孩子,眼巴巴地望着营地中央那片被圈起来的空地。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紧张、激动和一种近乎于朝圣般的虔诚。
他们知道,今天,他们将要领到传说中的“神仙步枪”了。
这个消息,早就在部队里传遍了。据说,这种步枪不用打一枪拉一下枪栓,只要扣住扳机,子弹就能像泼水一样打出去。据说,它的威力巨大,能轻松打穿鬼子的钢盔。
当一辆由突击小队战士驾驶的卡车,缓缓驶入营地,并从车厢上卸下一口口沉重的木箱时,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
“开箱!”
随着连长一声令下,木箱被撬开,那抹深沉的、带着冰冷金属光泽的黑色,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我的天……”
张铁牛看着箱子里整齐码放着的、他从未见过的崭新步枪,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这就是95式自动步枪,它的造型充满了流畅的力量感,与他们手中那根粗糙的“老套筒”相比,简首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一班,上来领枪!”
张铁牛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走上前去。当他从箱子里拿起那支属于自己的95式时,一股冰凉而沉甸甸的触感,从掌心瞬间传遍全身。
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冰冷的枪身,感受着那光滑的工程塑料护木和坚实的金属机匣。他的手指划过每一道线条,每一个接口,就像在抚摸一件最珍贵的艺术品。他把脸颊贴在枪托上,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股属于全新武器的、独特的机油味道,让他感到一阵眩晕般的幸福。
“都有了!现在,验枪,装弹!”
在教官的指导下,张铁牛学着将那个黑色的、弯曲的弹匣“咔哒”一声装入枪身。这个动作,他练了无数遍,此刻却依然紧张得手心冒汗。
随后,他们来到了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