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形的尖端正指着挂历上的立冬节气标识:\"您看,这影子像不像您去年绣的八角花围裙?霜花也是这样的六边形,每片都不一样,就像算术题,看着难,拆开来都是有规律的。\"
奶奶凑近了看,老花镜滑到鼻尖,皱纹里溢出笑意:\"还真有点像!你这丫头,咋啥都能跟算术扯上关系?赶明儿给你做条带算式的围裙,煮饭时也算算米放多少,别像上次煮成粥糊糊。\"
11月5日 缝纫机上的应用题
奶奶的缝纫机卡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只年迈的蟋蟀在唱歌。孙玺儿拆开底座,举起木齿轮,齿轮边缘的缺口像被啃了一口的烧饼:\"看,这里缺了个角,得补个皮垫圈!奶奶,您还记得去年补的牛皮带吗?也是这么量尺寸的。\"
\"补衣服还要算面积?\"奶奶眯着眼看齿轮,顶针在阳光下闪着铜光,\"俺都是随手剪块布贴上,补丁嘛,能挡风就行,哪像你们讲究这么多。\"
\"这样补不耐用呀!\"孙玺儿翻出《九章算术》,书页间夹着的干草叶沙沙作响,\"您看'商功篇',算体积、面积都是有讲究的,就像您缝被子,针脚密了才结实,针脚稀了漏风,算术里叫'密度公式'。\"
\"行吧,\"奶奶笑着摇头,从针线筐里翻出牛皮碎片,\"你说了算,反正俺这把老骨头是跟不上你们小年轻的学问了。,w?d-s-h,u`c^h·e.n·g,.\c¢o/m~等你学会了,给俺的老花镜也算算命,看啥时候该换镜片。\"
孙玺儿用圆规裁皮料,针尖在牛皮上刺出细小的孔,孔眼排列成整齐的圆圈,像一串迷你的算术符号:\"每平方厘米走7针,这件袄子破口面积54平方厘米,总共需要54x7=378针,按奶奶每分钟缝15针的速度,378÷15=25.2分钟——刚好一集《还珠格格》的时间,您看完小燕子就能补完。\"
周冬冬趴在窗台偷听,突然插嘴,哈出的白气在玻璃上凝成小冰花:\"25分钟能掏三个鸟窝呢!上回俺在村头槐树上掏了个鸟窝,里面有五个蛋,比算术题还好玩!\"
李老师的教鞭\"啪\"地敲在窗台上,惊飞了停在窗沿的麻雀:\"周冬冬!再走神,就把你的算术本拿来当补丁,正好你本子上的窟窿比补丁还多!\"
课间,王小芳缩着脖子用跳绳量冰锥,绳子在寒风中抖出细雪,绳头的红缨结冻成硬邦邦的小揪:\"第一根2厘米,第二根2.5厘米...哎呀,绳子冻住了!刘小虎,帮俺暖暖绳子!\"
孙玺儿哈着气帮她暖绳子,白雾在睫毛上凝成小冰晶:\"是等差数列,公差0.5厘米,就像俺们每天比前一天多穿一件衣裳,第七根该有5厘米长,跟你的铅笔差不多高。\"
\"啥是公差?\"刘小虎吸着鼻涕问,冻红的手指在冰锥上按出小窝,\"是公家的差使吗?\"
\"不是啦!\"孙玺儿笑着用树枝在铁皮盒上画示意图,\"是每根冰锥比前一根多长的部分呀!就像你每天比前一天多背一首诗,这多背的一首就是'公差',要是陈大壮每天比别人多吃俩窝头,那公差就是俩窝头!\"
全班大笑,陈大壮抓起一把碎冰砸过去,冰碴子落在刘小虎的辫子上:\"去你的!再说俺告老师你上课吃瓜子!\"
\"咔嚓\"声中,冰锥裂成三段,陈大壮举着砖块得意洋洋,棉鞋踩在碎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像在给算术题打节拍:\"看!3、1、1,加起来等于5!5是质数,俺还知道10以内的质数有2、3、5、7!\"
孙玺儿捡起碎冰,断裂面的纹路像棵微型的树:\"这叫分形,就像《九章》里的'割圆术',把圆分成无数小三角形,越分越像直线。冰锥的裂纹也是一样,每段都是整体的缩小版,连纹路都一模一样,比俺奶奶织的毛衣花纹还规整。\"
11月6日 白菜堆里的立体几何
劳动课上,孙玺儿指挥大家摆白菜,呵出的白雾在菜心凝结成小霜花:\"底层摆五边形,每条边放3棵,内角108度!周冬冬,别把白菜根朝外翻,要像搭积木一样,根朝里才稳当!\"
\"啥是内角?\"周冬冬抱着白菜打晃,白菜叶上的霜粒落在他袖口,\"是白菜心里的角吗?是不是藏着小虫子?\"
\"是两条边在里面形成的角!\"孙玺儿用树枝在地上画五边形,树枝划过霜地,留下清晰的线条,\"就像你叠纸船时,船头的尖角就是内角,要是角太大,船就会漏水;角太小,船就开不快。\"
李老师举着相机笑,镜头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