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周娘子学织布管理,甚至跟着村卫队体验巡防(林晚要求联保社亦需一定的自保力量)。
遇到问题,他们毫不避讳地向林晚请教。
林晚的解答往往一针见血,首指核心。
各地选定的试点乡村,如同被点燃的星星之火。
有的依山,便重点发展山货采集、加工、联销;
有的傍水,则主推水产养殖、捕捞、统一腌制熏制;
平原产粮区,则侧重优质粮种推广、集中仓储、议价销售,并引入永业村的织布技术,发展家庭纺织。
府衙的“推宣组”成员如同纽带,将永业村的经验和各地遇到的问题、摸索出的新办法,在顺天府衙和试点之间飞速传递。
张承恩的书案上,堆满了来自各处的报告。
他像一个最精明的棋手,根据反馈,不断微调着推广策略,并通过“推宣组”和林晚的渠道,将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迅速传递下去。
问题当然层出不穷:分配不均的争吵、以次充好的苗头、小吏的吃拿卡要、地方豪强的暗中阻挠……但有了永业村的前车之鉴和府衙的强力弹压,以及“联保基金”那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大多在萌芽状态便被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