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奇热闹。
在老村长的指挥下,玉米很快堆到了机器旁。林棠再次检查了机器状态,对李江河点点头:“插电,开始吧。”
随着电闸合上,机器发出低沉的轰鸣。林棠站在入料口旁,村民们热情地递过去剥掉包衣的玉米穗。她接过,投入机器。很快,下方出口处,金灿灿的玉米粒如同小瀑布般哗啦啦地流淌出来,旁边的出口则吐出光秃秃的玉米芯。
“出来了,真出来了”。
“老天爷,这铁疙瘩真能耐”。
“栓柱叔,你家这点玉米,用不了半个时辰就能完事,你可真是懒人有懒福啊”。村民们围着机器,兴奋地议论着,看着那不断涌出的玉米粒,眼里充满了惊奇和羡慕。
李栓柱两口子笑得见牙不见眼,揣着手连连点头:“是福气,是福气”,心里盘算着儿子都不用专门回来剥玉米了。
尽管收获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林棠和她的团队并未满足。那些脱粒不彻底和混入碎屑的问题,在他们眼中是必须攻克的技术瑕疵。脱粒机需要找出症结所在,洗衣机的研发也卡在了最核心的“左右旋转”传动结构上,再加上去年承诺过的电风扇改良项目也要提上日程……一时间,林棠忙得像一只旋转的陀螺,脚不沾地。
“忙得午饭都忘了?”这天中午,裴叙首接去食堂打了饭,提着饭盒找到还在实验室里对着图纸冥思苦想的林棠。糖包豆包是他去保育院接回来的,此刻正在旁边休息室由小林暂时照看着。
林棠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这才感觉到饥肠辘辘。她接过裴叙递来的温水,一口气喝了半杯,才感觉干涩的喉咙舒服了些。她坐下,打开饭盒,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缺人手啊。各个项目都在关键期,李江河他们几个都分派了任务,我这个总工,反而成了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的砖,这边瞧瞧,那边看看。”她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也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她正在努力适应“总工程师”这个角色带来的全局压力和统筹工作。裴叙同样深陷在新型发动机的研发泥潭里,两人只有下班后那短暂的时间,才能好好抱抱一天没见的糖包豆包,陪孩子玩一会儿。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厚重的棉衣换成了轻便的春装。这天傍晚,林棠下班回家,刚把两个小家伙放在铺了厚毯子的床上,就惊讶地发现,糖包裴知许小朋友,竟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爬行。
“糖包,到妈妈这里来。”林棠站在床边几步远的地方,笑着朝儿子张开手臂。
糖包抬起小脑袋,乌黑的大眼睛看向妈妈,并没有像豆包那样立刻兴奋地往前冲。他先伸出小胖手,谨慎地在身前的毯子上按了按,似乎在确认支撑是否稳固。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挪动小胳膊小腿,以一种非常标准、甚至带着点谨慎的“匍匐”姿态,慢悠悠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妈妈的方向爬去,小表情严肃认真,仿佛在进行一项重要的科学探索。
至从满六个月后,除了母乳,林棠开始给双胞胎添加辅食。每天一个嫩滑的鸡蛋羹是必备项目,下午还会加点土豆泥或者她自己用苹果、香蕉蒸熟捣烂做成的果泥。
然而,对于这些从未见过、尝过的“新事物”,糖包小朋友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警惕。第一次喂他吃鸡蛋羹时,任凭林棠怎么哄,怎么把香气西溢的蛋羹送到他嘴边,小家伙就是紧紧抿着小嘴,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里充满了“这是什么奇怪东西”的抗拒。
林棠试了各种办法,用漂亮的卡通玩偶吸引,自己夸张地做出好吃的表情,甚至让豆包在旁边表演“狼吞虎咽”……统统无效,糖包小同志意志坚定,不为所动。
当时刚进门的裴叙看到这一幕,放下东西走过来。没说什么,只是从林棠手里接过碗和勺子,自己舀起满满一勺黄澄澄、颤巍巍的蛋羹,当着糖包的面,从容地送进自己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咽下。做完这一切,他才重新舀起一小勺蛋羹,递到糖包嘴边,语气平静而肯定,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可以吃的,你爸爸都吃了。”
糖包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看爸爸,又看看那勺蛋羹,小眉头蹙着,似乎在认真思考。过了几秒,他终于犹豫地、试探性地张开了小嘴,小心翼翼地含住了勺尖。舌尖接触到那滑嫩微咸的滋味,他砸吧了几下小嘴,乌黑的眼睛里似乎亮了一下。嗯,味道……好像还不错?从那以后,糖包小朋友就再也没有抗拒过鸡蛋羹,只是每次吃之前,依旧会先用他那严谨的目光审视一番。
“谨慎成这样……也不知道随了谁。”
“像你。”正在给豆包擦糊了满脸果泥的裴叙,头也不抬地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