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
苏瑾然带领着战士们依据精心制定的防御计划,展开了针对性的训练。他模拟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战斗场景,从日军的强攻到突袭,从白天的战斗到夜晚的偷袭。战士们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苏瑾然亲自示范,大声喊着口号:“大家听好了,实战中情况瞬息万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灵活应对!”同时,他组织人员在根据地内储备了大量的弹药、粮食和药品。仓库里堆满了一箱箱的子弹、一袋袋的粮食和一盒盒的药品,为即将到来的持久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林若璃则带领着百姓继续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她组织百姓在根据地内搭建了更多的临时避难所,用厚实的木材和茅草搭建起坚固的屋顶,为老弱病残等非战斗人员提供安全的庇护。为了鼓舞士气,林若璃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战士们和百姓围坐在一起,看着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暂时忘却了战争的阴霾。林若璃在演出中说道:“我们是一家人,战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我们在后方全力支持。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在紧张而有序的备战过程中,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士气高昂。然而,日军的进攻随时可能如暴风雨般袭来,面对兵力和装备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日军,根据地能否再次成功抵御进攻?苏瑾然和林若璃精心制定的防御计划能否奏效?而派出求援的人员能否冲破日军的封锁,及时带回支援力量?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如同沉重的阴霾般,沉甸甸地笼罩在根据地军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