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正是五月初五,端阳佳节。:$小a^说~§#宅=1 ¥已£=?发?·布tˉ最t新>章?节t
威宁县城里,家家户户飘着艾草香、煮粽子的甜糯气儿。
衙门后衙,更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比过年还热闹!
为啥?新来的县太爷苏康苏大少爷,自掏腰包,请客啦!
请全衙门的官儿、吏、衙役,连带着他们的家眷,乌泱泱百多口子,在后衙院子里摆开了流水席!
苏康这手笔,敞亮!
院子里挂满了红灯笼,照得跟白昼似的。
二十几张长条桌拼成个大席面,铺着新浆洗的粗布,上面满满当当摆着王厨娘领着几个帮厨婆子忙活了一整天的成果:
大盆的红烧肉,油光锃亮,颤巍巍的肥膘看着就解馋!
整只的烧鸡、酱鸭,皮酥肉烂,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一大盆清蒸河鱼,淋着葱油,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
堆成小山的白面大馒头,暄软得像云朵!
还有应景的粽子!豆沙的、蜜枣的、咸肉的,剥开粽叶,热气腾腾!
更少不了几大坛子本地酿的土烧酒,拍开泥封,酒香四溢!
“开席喽——!”
王刚这大嗓门一吼,跟敲锣似的。
众人嘻嘻哈哈,按着品级、亲疏(主要是苏康的眼神示意)纷纷落座。
苏康自然是坐主位,右边则分别由尉迟嘉德、王刚、冯铮亮作陪,左边空着,那是给曹县丞留的“体面”。
曹新脸上堆着笑,心里却像揣了只兔子,小心翼翼地挨着苏康坐下。
尉迟嘉德坐在苏康的身旁,显得大大咧咧的。
宋明呢?已经恢复了些许镇静,被安排坐在曹新的身旁,他的旁边,则是同样惴惴不安的李典吏、库大使老赵等人。
证据已经被人一把火给烧了,苏康也只能将宋明等四人给解除了收押令,暂时还他们自由。.d~i\n·g^d?i_a*n/k′a.n.s¨h!u~.~c+o*m¨
“诸位!”
苏康端起粗瓷酒碗,站起身,脸上笑容真挚,声音洪亮,“今日端午佳节,本官初来乍到,承蒙各位鼎力相助,衙门重建,诸事初定!这第一碗酒,敬天地!敬威宁父老!也敬在座各位同僚!辛苦了!”
“敬大人!”
“谢大人!”
众人轰然应诺,纷纷举碗。
衙役们嗓门最大,酒碗碰得叮当响,气氛瞬间点燃!
火光映着一张张兴奋的脸,酒香肉香弥漫,刚才那点拘谨一扫而空。
跟着他们一起前来赴宴的家眷们见状,不管男女老少,也都放下了心来。
初次见到苏康这么一位如此年轻帅气的县令老爷,让他(她)们都觉得压力山大。
苏康仰头,咕咚咕咚,一碗土烧下肚,面不改色,豪气干云!
才十来度的土烧,倒进苏康的嘴里,那叫一个寡淡无味。
他的豪迈之举,顿时赢得一片叫好声。
“好!大人海量!”
“痛快!”
接着就是推杯换盏,大快朵颐。
王刚最是活跃,端着碗到处找人碰,嗓门震天响:
“老张!喝!不喝就是不给老王面子!”
“小李子!你小子多吃肉!看你瘦得跟猴似的!”
他这一闹腾,气氛更是热烈。
衙役们和家眷们平日里哪有机会跟县太爷同桌吃饭?更别说这么多硬菜管够!
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喝得面红耳赤,对苏康的感激那是真心实意往上涌。
冯铮亮则像个老狐狸,笑眯眯地穿梭在席间,时不时跟这个吏员低语两句,拍拍那个衙役的肩膀,活络气氛,也顺便把苏康的“亲民”形象烘托得更加到位。吴4墈书 首发
女眷和小孩们另开几桌,柳青被安排在主位,她性子爽利,招呼着各位夫人小姐,说说笑笑,倒也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