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看的。
《战国策·魏策》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239年。秦国攻打魏国,魏国国王非常恐慌,魏国哪是秦国的对手?这时有一位游士请求见魏王,说有计谋贡献。魏王连忙接见了他,游士说:“与其战败失地,不如拿出一部分土地贿赂敌军,与其战而败亡,不如丢点土地,先保住自己再说。大王您却宁可丢掉土地,也不肯用来贿赂敌人;宁可战败亡国,也不肯放弃一些土地,这是您的过错。”魏王对游士的话没听明白。于是请他把话说明白。
游士说:“大王若能听臣之计,丢一点地而不至于伤国家的元气,丢一点面子而不至于损失国格,并且国难可解,国仇可报。”
魏王说:请您快说,这究竟什么计谋呢?“
游士不紧不慢地说道:“大王您知道不知道,如今秦国从执政大臣到普通百姓,都说:‘你是亲近嫪氏呢?还是亲近吕氏呢?’可见,秦国上层当权者分为嫪、吕两派,连一般老百姓都知道,大王何不利用这个矛盾呢?”究竟怎样利用嫪、吕的矛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