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 > 第116章完结

第116章完结

二、整个大宋王朝,明白记录“升行”的驸马只有少数几例。+1_8+0~t·x-t~..c_o\m,证明这不是一个普遍施行的国家制度,甚至不具有统计意义。

三、现在看到的实在案例,都发生在真宗一朝;而真宗又并不真心赞同这种制度,甚至鼓励公主们打破这种制度,老老实实地向舅姑行礼。这证明是否施行这种制度,公主可以自由选择。

四、神宗时,明确废除了这个旧制。这证明这种“旧制”不过是礼制演化史上的阶段性现象,影响不大。

基于以上疑点,我不得不怀疑,这种“旧制”,它的真实起源,很可能不过是由柴禹锡开其端的独立案例,被后来的驸马之家效法。

《宋史。柴禹锡传》有记录说:“景德初,子宗庆选尚,召禹锡归阙,令公主就第谒见,行舅姑礼,固辞不许。”真宗景德初年,柴禹锡的孙子“升行”为儿子,改名柴宗庆后,“选尚”公主,皇上召柴禹锡从贝州(今河北邢台)节度使驻地回到朝廷,真宗令公主到柴禹锡府上去行女儿见公婆之礼,柴禹锡坚决推辞,不允许。*咸¢鱼_看^书¨ !哽·薪`醉_哙+这个故实证明,柴宗庆已经从孙子“升”为儿子了,再由儿媳妇去见原祖父、现公公,柴禹锡都不敢接受。囿于难解的礼法关系,却将驸马的戚党关系搞得如此复杂,柴禹锡可能是始作俑者。从此以后,他人“选尚”公主,不敢不援以为例,以示对皇族的尊敬。就像很多“敬上”的规矩(不是规则)往往由下位者发端一样,“驸马升行”之“旧制”,很可能也不过是由驸马之家而不是公主之家所推行(而不是制定)。第一家推行之后,第二家跟进,于是,成为“旧制”。

荆国大长公主恪守“古礼”

荆国大长公主赶上了这个“旧制”时代,但她主动选择了不认同这个“旧制”,而是恪守比这个“旧制”更“旧”的“制度”——古礼:儿媳妇就要拜公婆。-精′武/晓`说-徃* ¢追`罪-薪!蟑,洁·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冬,已故名将李崇矩的孙子李遵勖,“选尚”荆国大长公主——真宗改为万寿长公主,李遵勖“驸马升行”,以祖为父,李崇矩由“亡祖”成为“亡父”,如王贻永案例。但李遵勖的生父李继昌还健在,正好有个祝寿活动,公主准备,见到他时坚持行“见舅姑礼”,也即按照千年礼法,叩拜真实的公婆。她没有那种来自于皇族的傲慢。在荒谬的“驸马升行”“旧制”中,她扼守了一点人间温情。她将这个决定告诉了真宗皇帝。

有意味的是,真宗皇帝听说自己的妹妹能行“古礼”而不行“旧制”,很高兴,当即秘密地赠送了她一批古来为舅姑祝寿的重礼,史称“助其为寿”。

公主的贤惠还体现在一些细节方面。她与李遵勖的感情看来不错,李遵勖的宾客都是当时的贤良人物,常有饮宴。每当这时,公主就要亲自下厨,检查饭菜质量。她在李府,并不颐指气使,养尊处优。

公主还很宽大。曾经有盗贼进入公主府第,真宗知道后,命令有关部门抓人审讯,必须破案。公主就要求将那些被抓来的嫌疑人全部放掉,而后用自己的私房钱悬赏,最后得到了真正的盗贼。按法此人当死,但公主知道后,“复请贳之”,又请求赦免原谅了他。

驸马李遵勖出守许州(今河南许昌),忽然得了急病。公主闻讯,当即就起身,要去看望、照料丈夫。左右说:“公主动身,按规定要报告朝廷才可以行动。”公主不听,带了五六个随从就离开汴梁,匆匆赶往许州。一百多里路,一个富贵人家的女眷,遇到盗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