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奥秘。
朱有建饶有兴趣地走到桌边,仔细观察着镜筒试焦距的过程。
只见一名小太监将一枚镜片固定在卡槽上,另一枚镜片也如法炮制地固定好。
卡槽的下部是一根木条,两根木条分别插在下面有沟槽的方木上。
小太监小心翼翼地前后移动着木条,直到远处的目标变得清晰,这才停下动作,仔细测量两枚镜片之间的距离。
随后,他将镜片插入镜筒中,固定好位置,一只望远镜便算是制作成功了。
朱有建看着这简单的操作,心中却不禁生出几分赞叹。
他转头看向鲁有林,微微皱眉问道:
“若是需要制作更高倍的远望镜,比三尺更长,又该如何?”
鲁有林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
“圣上,若是需要制作更长的远望镜,只需将方木制作成更长的即可。虽然操作上会稍显繁琐,但原理并无二致。”
朱有建点了点头,心中却在思索:
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似乎不够灵活,不仅如此,还会因为镜片离得过远,而无法获得清晰景象。
他微微一笑,说道:
“鲁爱卿,这方法固然可行,但朕觉得,或许还可以再想想其他办法。
比如,能否让镜片之间的距离可以自由调节,而不是每次都要重新测量、重新固定?
这样一来,制作起来岂不是更加方便?”
鲁有林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圣上所言极是!奴才这就去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按照圣上的想法改进一下。”
朱有建微微一笑,心中却在想:
知识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观察、去思考,总会有新的发现。
鲁有林这种思维方式是对的,但是太过于耗损精力,他的精力应该用在大明重工上,而不是在镜片的焦距上。
朱有建轻轻叹息一声,缓步走到方木前,将它竖起来,放在阳光能够直射的地方。
他小心翼翼地在最上面的卡槽里放置了一枚透镜,然后仔细观察着透镜落下光点的位置。
随着他微微调整卡槽的角度和位置,很快,一个清晰的聚集光点出现在地上。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叫来鲁有林:
“爱卿,拿皮尺来。”
鲁有林连忙递上皮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