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挑水,这天气越来越热,水要是被他们偷走了,我们怎么办。”
杨果儿的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周里安排五人一组,一组人负责一个池塘。两个时辰换一次班。在大林村有将近二十户人家的情况下,轮班还算是轻松的。杨广山也参加,毕竟他们家有个茶山,虽然需水量不是那么大,但是也要用水不是。至于租出去的地,没在自己村里就实在顾不上了,他打算听果儿的,收成实在不好,今年的租子就免了。
就这样过了几天,河里的水愈来愈小,首至没有,整个河道裸露出来,变得干枯枯。河里没水后,大河村有人来偷偷的挑水,但都被拦了回去。
日子又过了两旬,池塘里水也没了,只剩下一个干枯枯的池子。大家开始挑井水,毕竟正值抽穗的关键期,可不敢断了水。
好在大林村还有两口井,虽然井水也少了很多,将就点用,好歹还能用上。不少人家一家人洗漱就用一盆水,而且这盆水洗完了还得拿去浇菜。
杨果儿自己家就有口井,用水暂时不愁。因为村里的井,周里规定一家人一天只能挑三担水,能保持田里地是湿的就行,所以有不少人求到了张秀云的面前来,想要在她们家井里挑点水。
虽然现在看水还算充足,但是杨果儿也不敢松口说随便挑,只让张秀云松口一家每天能挑一担水。细水长流。
就这样,大林村保着地里的水稻,虽然有点打菴,但还是在顽强的抽穗。就算没有那么饱满,但是还有希望不死。大家恨不得住在地里才好,除虫、拔草、施肥,忙得不亦乐乎。听说好几个村的有些稻田己经被晒干裂了,大家都只能舍弃大部分,保住一小部分。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村里的人每次看到杨果儿都和煦得不得了,都要夸上两句。杨果儿都被夸得不太好意思,毕竟她也就是提醒了一句,还是村长监督得好,而且村里人愿意听。其他村她也借县令大人的口提醒了,但是不听的占了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