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这位同学的诗发下去,大家都欣赏一下,互相讨论学习,向这位同学取取经。*k?u?x*i-n?g~y!y¨.·c\o+m^”
老刘故意不直说,想把惊喜留到最后一刻,等着看卫同尘这小子会是什么表情。
然而卫同尘已经有所猜测,只是不太敢确定。
毕竟刊物从收稿、筛选、排版、试印到定型印刷这个流程,需要很多时间。
两天前的诗塞到今天发布的刊物里,难度不小,秃顶老文青有这能量?
“老师,这事我们都知道了,也都欣赏过了。”没曾想宋弘毅笑着举手插话。
“你们知道?”老刘顿感惊愕。
新一期《红石》才刚发布,自己还是凭关系拿的第一手册子,这帮小子哪来这么灵通的消息?
宋弘毅把手搭在郑博文肩上,继续唱双簧:“博文他低调,但每期《雾月》我都订购,才发现他的诗。”
“我们都看过了,写的是真好,我可是有一肚子疑问想请教他,怎么才能有这么高的才气!”
郑博文满脸谦逊:“可别,我都说了,这次真的只是运气好,实际上在座各位都比我强。”
“我这点墨水,哪里担得起大家请教。”
他本以为自己赢得如此殊荣,却依然保持低调,肯定能让老刘更加欣赏。
结果说完之后,只见老刘有点迷惑:“你上了《雾月》诗刊?”
室内众人不禁面面相觑。
而这却让卫同尘基本确定了心中的猜想,文学社总共就十来个人,哪有这么多巧合。
老刘啊老刘,你可真是个老六啊!
就因为你和庄志远,我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被迫当一回文抄公。
卫同尘暗自吐槽,顺便瞥了一眼郑博文。
你一天天跟秦凌静一样喜欢演,这次怕是要把自己兜进去变成小丑……
作为当事人的郑博文心头一紧。
老刘这话什么意思?
难不成还有别人也上了本地诗刊,可我把这期《雾月》翻来覆去看这么多遍,没看到同学啊?
他心里根本就没考虑过《红石》,毕竟这可是全国闻名的顶级书刊。
郑博文现在满脑子都是担忧,担忧别人分了自己的风头,甚至还有点愤恨。_a~i_h·a?o\x/i¢a~o`s_h^u,o!..c-o\m/
也不知道是谁,什么时候上诗刊不好,非得凑到我这一天来,真是有毛病!
“这一期的《雾月》给我看看。”
老刘走过来,心想今天算双喜临门呐,虽然是小刊物,但多一个也挺好。
“老师,这儿呢。”
宋弘毅赶紧把翻好的册子递过去,
老刘满心期待地接过一看,慢慢的,心里多出的欣喜就淡下来。
他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浸淫文学二十多年,眼光比学生毒辣得多。
这首《课间的风铃》不算差,可也没好到哪。
意象和用句都太常见,离《雾月》诗刊应有的水准差了一截。
他只能猜测,大概是这一期投稿太少质量偏低。
另外,有卫同尘的《断章》珠玉在前,老刘看这些诗,感觉都透着一股无病呻吟的俗气。
于是他把册子还回去,淡淡地说:“还行,以后继续加油。”
郑博文直直地看着老刘,满脸愕然。
就……就这两句?
我可是上了本地诗刊啊,以前可没听说咱们学校谁上过,你就这么两句话?
钱小月也觉得奇怪,这诗可是被《雾月》收录,老师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冷淡。
但她不敢出声质疑。
老刘转身抱起那一摞厚册子,边走边发:“这是最新一期的《红石》,你们看看头版主打诗。”
红石?
卫同尘有点惊讶。
以断章的水准,被顶级书刊收录并不奇怪,但能加急塞进头版,老刘肯定出了很多力。
搞文学也是有圈子、人情世故的,每期的头版只有一个,挤掉原来的会得罪人。
所以,一般编辑不会这么做,哪怕诗好,都是顺延到下一期当头版。
老刘啊,以前还真是小看你了……
卫同尘心绪起伏不大,然而这句话落在其他人耳中,却掀起震撼的浪涛。
红石跟雾月可不是一个档次,其不拘文体,小说、散文都收,各部分名额稀少,含金量很足。
更何况还是头版!
自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