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军海军于西海岸的困境不断加剧,局势愈发岌岌可危之时,德军对田纳西州的进攻宛如一场来势汹汹的风暴,迅猛展开。\萝¢拉?小~说\ ?已!发/布′最¢新¨章?节.此次德军兵分三路,投入三个集团军,共计600万兵力,如饿狼扑食般向着田纳西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席卷而去,妄图将这片土地彻底纳入掌控。
负责进攻田纳西州的德军集团军,由威名赫赫的陆军上将冯·克莱斯特统领。他身经百战,以铁血手段和卓越的战术指挥在德军中声名远扬。麾下的200万德军,皆为精锐之师,且野战部队全部实现了摩托化和装甲化,强大的装备实力让他们在战场上具备无与伦比的机动性与威慑力。反观美军,在河道沿线及周边区域,正规兵力已然所剩无几,仅存的大多是二线部队,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与德军有着天壤之别。
当德军先头部队抵达距离纳什维尔约50公里处时,遭遇了美军二线部队匆忙拼凑布置的防线。这道防线依托着当地地形而建,虽利用了一些天然屏障,但整体显得简陋而仓促。沙袋东倒西歪,毫无规整可言;铁丝网稀疏且杂乱无章,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其吹倒;战壕挖掘得浅而粗糙,难以提供有效的掩护;混凝土碉堡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分布零散。美军士兵们虽努力做出严阵以待的姿态,但从他们微微颤抖的身躯和略显紧张的神情中,德军不难看出他们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与此同时,德军的坦克部队在炮兵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如脱缰的钢铁猛兽,开始缓缓推进。坦克的炮塔有条不紊地转动着,精准地向美军阵地发射炮弹。而美军二线部队的反坦克武器不仅数量稀少得可怜,且大多是老旧淘汰的型号,威力极为有限。_x¢i\a·o_s/h_u/o?g*u.a′i`.!n~e`t\面对德军坦克的步步逼近,美军士兵们虽鼓起勇气奋力抵抗,但他们发射的火箭筒和反坦克炮弹,大多只能在德军坦克厚重的装甲上溅起一串串火花,无法对其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一辆德军坦克在前进过程中,凭借其强大的动力和坚固的车身,轻松地冲破了美军设置的简易反坦克障碍物,如入无人之境般继续向美军防线逼近。
随着德军坦克的强势推进,美军防线逐渐出现了难以弥补的缺口。德军的步兵部队见状,如潮水般迅猛地涌入,与美军展开了近距离的激烈交火。美军二线部队的士兵们虽英勇无畏,但在德军精锐步兵的猛烈冲击下,渐渐力不从心。德军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高超的战术素养以及默契的团队配合,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他们以精准无比的射击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动作,有条不紊地消灭着美军的有生力量。一名德军下士,手持先进的冲锋枪,在战友们的紧密掩护下,如敏捷的猎豹般迅速接近一座美军碉堡。他熟练地拉开手榴弹的拉环,精准地将手榴弹扔进碉堡的射击孔。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碉堡内顿时血肉横飞,美军士兵被炸得支离破碎。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德军凭借着绝对的优势,轻松突破了美军的防线。美军二线部队伤亡惨重,幸存的士兵们士气低落,开始慌乱地向后撤退。斯特没有丝毫犹豫和怜悯,果断下令部队继续向纳什维尔全速推进。
当德军如势不可挡的洪流接近纳什维尔城时,眼前出现了美军匆忙构建的第二道防线。这道防线相较于第一道防线,相对坚固了一些,环绕着整个城市,由多层防御工事组成,并且配备了一些火炮、轻重机枪以及反坦克武器。3?我;¤?的;°e书?城¥ +无|?错′内?±容?:2然而,在德军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这依然不过是一道看似坚固实则脆弱的屏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此同时,德军的主力部队对美军防线发起了正面佯攻。德军的火炮再次发出怒吼,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夜空,倾泻在美军防线上。步兵们在坦克的掩护下,如猛虎下山般向美军防线发起冲锋。美军虽全力抵抗,但在德军强大的攻势下,防线逐渐摇摇欲坠。而此时,后方传来的接连爆炸声和混乱局面,让美军士兵们的心理防线开始崩塌,恐惧如潮水般蔓延,士气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德军前后夹击的强大攻势之下,美军防线终于如纸牌屋般轰然崩溃。德军如潮水般毫无阻碍地涌入纳什维尔城。
进入城市后,德军迅速控制了市政厅。斯特上将亲自威风凛凛地来到市政厅,在众人面前庄严地宣布对纳什维尔的占领。德军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