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不是替身吗?她怎么捧权臣称帝了 > 第49章 旧卷证清白

第49章 旧卷证清白

井底的淤泥裹着腐叶的腥气漫过赵知府的小腿,他握着铁锹的手在发抖——方才一铲下去,金属与绢帛摩擦的闷响,比任何惊堂木都更让他心跳如擂。,3+8?看?书¨网~ \已¢发?布¢最_新~章.节*

“赵叔。“井边突然垂下一只素白的手,腕间银铃轻响。

苏映瑶扶着井沿俯身,月光落在她鬓边珠花上,“慢慢来。“

赵知府抹了把脸上的泥水,指尖小心翼翼抠进淤泥里。

半幅绢帛随着他的动作浮出水面,水纹荡开时,“河工疏浚“四个褪色的字像被唤醒的游鱼,在月光下若隐若现。

他喉咙发紧,这绢帛的质地他太熟悉了——当年苏明远赴考前,曾捧着半卷策论来求他看,说要写“以疏浚代筑堤“的河工之策,“赵兄,这卷子若能呈到圣前,黄河两岸的百姓...“

“是原卷!“赵知府突然喊出声,溅起的泥水弄脏了苏映瑶的裙角。

他颤抖着将绢帛递上去,“映瑶姑娘,你看这卷边的折痕——明远总爱用镇纸压右下角,这里......“

苏映瑶接过残卷的手也在抖。*微-趣?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前世她在冷宫弥留时,曾听老太监嚼舌根,说李尚书当年在科举场换了苏明远的卷子,可她怎么都没想到,真迹竟被沉在苏家旧宅的井底。

她展开残卷,借着灯笼的光凑近,卷末一道朱批虽被茶水浸得模糊,却仍能辨出“可行“二字的笔锋:“这是先皇的御笔。“她抬头时眼底有星火,“李尚书改字时只擦了中间,却漏了龙纹水印——先皇朱批必用洒金笺,边缘的金粉,洗不掉的。“

远处传来马蹄声。

苏映瑶将残卷收进锦盒,对赵知府道:“您先回府整理河工验收记录,明日早朝要用。“她转身时,腰间玉佩撞在井沿发出清响,惊得枝头寒鸦扑棱棱飞走。

翰林院的密室里,烛火被穿堂风刮得忽明忽暗。

何学士扶了扶滑到鼻尖的老花镜,面前摊开的《天启三年主考官名册》被他翻得卷了边。

门“吱呀“一声开了,苏映瑶提着锦盒进来,袖口还沾着井底的泥点:“何大人,当年您暗助苏家,可曾见过这个?“

她将《河工疏浚图》按在何学士手背上。.d~1\k!a*n¨s-h-u¢.¨c′o?m/

老学士的手指突然蜷缩,瞳孔剧烈收缩——他想起二十年前某个雨夜,值夜时瞥见李尚书抱着个黑布包裹的卷轴往偏殿走,那卷轴边缘的云纹,与眼前这张图纸分毫不差!

“是了!“何学士拍案而起,震得茶盏里的水泼在名册上,“当年主考官的批卷笔记里提过'河工奇策',可后来存档里只有一份'漕运改制'的废稿......“他突然抓住苏映瑶的手腕,“姑娘,这图若是能证明李尚书调换考卷......“

“正是。“苏映瑶抽出手,将图纸与《天启三年科举录》并排铺开,“您看这'河'字的笔锋——李尚书倒着写,竟写成了'李'字的结构。“她指尖划过墨迹,“当年他买通主考官,就是要把苏明远的河工策论换成自己的废稿,好让黄河年年决堤,他好借着赈灾银中饱私囊。“

与此同时,李尚书的书房里,炭盆烧得正旺。

他攥着《假考卷》的手青筋暴起,额角的冷汗顺着皱纹往下淌——方才管家来报,赵知府在苏家旧宅挖东西,陈御史又去了刑部档案库。

他猛地将考卷塞进炭盆,火舌“腾“地窜起,将“漕运改制“四个字舔成黑灰。

“李大人这是做什么?“

清冷的女声从门口传来。

李尚书浑身一震,转身时撞翻了炭盆,火星溅在他官服上,烧出几个焦洞。

苏映瑶倚着门框,袖中抖出一方铅封:“您以为用漕运司的铅封锁住考卷,就能毁了证据?“她举起铅封对着月光,内层“苏“字水印在光影里若隐若现,“苏明远原卷的朱批,用的是同样的印泥。“

李尚书后退两步,后背抵在书案上。

案角的《河工验收记录》突然被掀开,赵知府的声音从他身后炸响:“苏明远当年修的河堤,至今未溃!

可您改的'漕运改制',去年黄河决堤淹死三千百姓,赈灾银却进了您的私库!“

“住口!“李尚书抓起案上的镇纸砸过去,却被苏映瑶侧身避开。

镇纸砸在墙上,“啪“地裂成两半,露出里面塞着的银票——全是江南织造的纹银。

苏映瑶将拼凑完整的《河工疏浚图》拍在书案上,图纸上先皇的朱批在烛火下泛着金光:“您篡改考卷时,连'河工'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