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用灵魂在与那些壁画交流。
他仿佛看到了那位创造壁画的神秘画师,站在云端,向他微笑示意;他仿佛听到了飞天们的低语,告诉他如何运笔,如何着色,如何捕捉那一瞬间的神韵。他的心境逐渐变得空灵,手中的画笔也仿佛有了生命。
几日后,李未将临摹好的画稿交给了师父。师父接过画稿,仔细端详了许久,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他反复比对着原稿和临摹稿,又看了看李未,眼神复杂。“未儿,你这画……是从何处学来的?”
李未心中忐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将自己发现神秘洞窟壁画的事情,以及这段时间以来的经历,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师父。他隐瞒了自己听到声音和感受到指引的部分,只说是被壁画深深吸引,日夜揣摩,有所感悟。
,!
师父听完,沉默了良久。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连绵的沙丘和莫高窟的群窟,长长地叹了口气。“唉,痴儿,痴儿啊……”他转过身,看着李未,“你可知,那些壁画,非同小可?”
师父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沧桑。“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来自西域的画僧,云游至此。他技艺通神,更兼有慈悲心肠。他见此地佛法兴盛,然壁画虽多,却少了几分神韵,飞天虽美,却似被禁锢。于是,他便发愿,要以毕生之力,在此洞窟中,绘制真正‘活’起来的飞天,希望能借助佛法与艺术的力量,为这片土地带来一丝祥和,也为往来的信众,开启一扇通往妙境的门扉。”
“那位画僧耗费了数年光阴,耗尽心血,终于完成了这些壁画。据说,他在完成最后一笔之时,便悄然坐化,身影融入了壁画之中。从此以后,这些飞天便有了一种奇异的生命力。有人说,能见到它们并心生敬畏者,可得福缘;也有人说,它们是画僧灵魂的寄托,是佛国与人间的桥梁。”
师父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传说。没想到,你竟然真的见到了,并且……似乎还得到了某种传承。”他指了指李未的心口,“你的画,最近确实脱胎换骨了。那种灵动,那种气韵,已经超越了我所能教你的范畴。看来,是那位画僧的精魂,或者是他留在壁画中的‘道’,认可了你。”
李未听得心潮澎湃,既震惊又感到一种莫名的使命感。“师父,那我……”
“这些壁画,既是佛宝,也是劫数。”师父的语气变得凝重,“它们的力量太过神秘,容易引来觊觎。自古以来,就有一些不怀好意之徒,试图探寻其中的秘密,甚至想将它们据为己有。一旦壁画的力量被惊扰或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师父走到李未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未儿,你是有慧根之人,也是个好心人。那位画僧选择你,想必也是有他的道理。但是,记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要守护好这份秘密,守护好这些壁画。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轻易示人,更不可利用它们谋取私利。”
“至于你的画技,”师父继续说道,“既然得到了这份机缘,更要勤勉修行。技法是骨,心境是魂。你要不断磨练技艺,更要净化心灵,才能真正理解和表现飞天的神韵。记住,真正的飞天,不仅在墙上,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只有心中有佛,有慈悲,有对美的追求,你的画,才能真正‘活’过来。”
李未恭敬地听着,将师父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他明白了,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绘画的技巧,更是一种责任和一份机缘。他不再是那个仅仅渴望画出不一样飞天的年轻画工,他感觉自己仿佛接过了那位西域画僧的衣钵,肩负起了一份守护和传承的使命。
从那以后,李未更加刻苦地钻研画技,同时也更加虔诚地修行。他白天在师父的指导下,绘制洞窟中的其他壁画,晚上则来到那个神秘的洞窟,对着那些神奇的飞天壁画,静静地参悟。他不再刻意模仿,而是尝试将自己的理解和对佛法的感悟融入笔端。
他开始尝试在壁画中加入更多自己的东西。他画下了沙漠中顽强生长的胡杨,画下了宕泉河畔饮水的骆驼商队,画下了洞窟外虔诚跪拜的信众。他将人间的烟火气息,融入了这神圣的佛国世界。奇怪的是,他笔下的这些世俗景象,在壁画那神奇力量的影响下,非但不显得突兀,反而与飞天的仙姿形成了奇妙的和谐,仿佛人间与天堂在此交汇。
他的画作,渐渐地在莫高窟中引起了关注。人们惊叹于他画中飞天的灵动飘逸,更被他画中那种独特的、融合了仙凡两界意境的风格所吸引。有人猜测他的画得到了神佛的指点,有人认为他得到了某位隐世高人的真传。李未只是默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