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新良缘 > 第一百九十二回 众姐妹雅集诗社兴 老仆妇忆往话沧桑

第一百九十二回 众姐妹雅集诗社兴 老仆妇忆往话沧桑

竟似能驱散这春日的些许倦怠。”说罢,她眼珠一转,提议道:“如此好茶,不若我们以大麦茶为题,再作几首诗,岂不快哉?”众人纷纷响应,欢声笑语再次响起。

众人一边品尝大麦茶,一边思索诗句。湘云微微皱眉,挠了挠头,时而咬着笔头,时而抬头望向屋顶,忽而眼睛一亮,似是灵感突至,赶忙提笔蘸墨,在诗笺上奋笔疾书,那专注模样仿佛周围一切都与她无关。

《咏大麦茶》

田家初熟麦,采撷入茶瓯。

慢煮香盈室,轻斟韵绕喉。

不随花斗艳,独解腻消愁。

常饮身心畅,悠然岁月留。

宝钗则轻轻转动手中茶杯,眼神略带沉思,时而望向窗外月色,时而低头看着杯中金黄茶汤。片刻后,优雅提笔,在纸上落下娟秀字迹,每一笔都写得极为认真,仿佛在书写自己的心境。

《赞大麦茶》

大麦凝清韵,煎汤意自悠。

金黄浮玉盏,爽气溢琼楼。

去腻堪称妙,回甘岂用求。

此茶真味在,尘世几人酬。

探春一手支着下巴,凝视手中茶盏,眼神随着茶汤热气飘散,似在回忆,又似在憧憬。不多时,展颜一笑,挥笔写下心中诗句,笑容中透着自信与满足。

《题大麦茶》

麦香飘满座,茶韵绕梁留。

煮沸三春梦,斟来一味柔。

能消肥腻苦,可解世情愁。

细品其中意,方知岁月幽。

这边黛玉,轻蹙眉头,手托香腮,静静地坐在那里,宛如绝美的仕女图。她时而目光流转,看向窗外夜色,似在寻找灵感源泉;时而轻咬下唇,微微摇头,似对自己构思仍不满意。不多时,似是灵感降临,她缓缓提起笔,蘸墨润毫,玉腕轻挥,在诗笺上落下娟秀字迹,每一个字都仿佛倾注了她的情思。

《品大麦茶》

麦香袅袅绕清瓯,浅啜轻尝意韵留。

不羡繁华春景好,独钟淡雅此茶幽。

心融暖液愁思解,味沁柔肠俗虑休。

漫品时光闲里度,且随诗意共悠悠。

众人诗作既成,相互传看,一时间,赞叹声、讨论声此起彼伏。

湘云率先嚷道:“我瞧林妹妹这首,‘心融暖液愁思解,味沁柔肠俗虑休’,写得实在妙!就像林妹妹平日里,看似柔弱,可那心思细腻得很,这品茶都能品出这般滋味,把心里那些个愁绪都化在这茶里咯!”

宝钗微笑着接过话茬:“云丫头,你这评价倒是独到。林妹妹此诗,从意境到用词皆精妙非常。‘不羡繁华春景好,独钟淡雅此茶幽’,既点明了大麦茶的淡雅,又暗合林妹妹心性,不慕繁华,独爱清幽。再看这结构,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实在是佳作。”

李纨点头称是:“宝姑娘分析得透彻。林姑娘的诗向来有她的风骨,今儿这首,把大麦茶的神韵与自身心境融合得恰到好处。云姑娘的诗则是豪情满怀,读来让人畅快;宝姑娘的沉稳大气,三姑娘的诗又透着壮志,都各有妙处。”

探春笑着说:“姐姐们说得是,我作诗时,就想着莫要辜负这大好春光,还有咱们姐妹们相聚的时光,便把这心思都写进去了。”

宝玉在一旁听得入神,忙道:“姐姐妹妹们的诗,每一首都叫人拍案叫绝。我以后定要多向姐姐妹妹们请教,也盼着能有你们这般才情。”

王熙凤在一旁笑道:“你们这群才女,评起诗来一套一套的,把我这没读过多少书的人都听愣神了。依我看呐,大家的诗都好,都透着咱们贾府的气派!”众人听了,又是一阵欢笑。

正说得热闹间,一阵微风悄然溜进藕香榭,调皮地掀起了黛玉的诗稿,那诗稿如一只轻盈的蝴蝶,悠悠地飘向了窗外。众人皆是一惊,黛玉不禁微微蹙眉,面露焦急之色。宝玉赶忙起身,说道:“林妹妹莫急,我这就去寻来。”说罢,便匆匆追了出去。众人也纷纷起身,来到窗边张望。只见宝玉借着月光,在花丛间四处寻找,嘴里还念叨着:“可别给弄坏了,林妹妹的心血呢。”不一会儿,他高声喊道:“找到了!”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宝玉回到屋内,将诗稿递给黛玉,笑着说:“林妹妹,可算寻回来了,莫要再让这风给偷了去。”黛玉接过诗稿,轻轻抚了抚,嗔怪道:“这风,倒也顽皮。”众人见状,又都笑了起来,气氛愈发融洽。

王熙凤见状,笑着打趣道:“瞧瞧,这风都来凑趣儿,想给咱们这诗会添点乐子呢!说不定是老天也觉得咱们今儿个太高兴,派这风来逗逗咱们。”李纨也笑着附和:“凤丫头这话倒是有趣,想来也是这美好的时光,连风儿都羡慕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