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经根据文档的指引,找到了“通讯彻底中断且怀疑对方具备高级监控能力”这一条目的子目录。里面的内容是一连串看似不相关的词语和数字,排列组合后,构成了一个紧急联系方案。
“……若确认通讯渠道完全不可信,且数字痕迹可能被追踪,”她低声念着文档里的指示,用笔在一张便签纸上记录下几个关键信息,“启用‘信标一号’协议。前往指定地点:凌云市第三区,榕树巷二十七号,‘回声’旧书店后墙,第三块青砖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回声’旧书店?”苏瑶皱眉。这是老城区一个非常偏僻的小书店,据说几十年前就关门了。林宇怎么会选那里?
文档继续指示:“到达时间窗口:当日凌晨04:00至04:15。信物:一枚正面朝上的旧币。”
苏瑶看了一眼手表,离04:00还有不到一个小时。时间非常紧张。而且地点在老城区,路途不近,且老城区的巷道复杂,对她来说人生地不熟,容易迷失或遭遇意外。
“确认信物后,”文档接着写道,“若安全,在原位置的第四块青砖内,放入回应信物:一枚反面朝上的新币,并在离开前清除所有可能留下个人痕迹的物理证据。若遭遇异常或无法确认安全,立即撤离,中止本次联络尝试,启用‘信标二号’协议。”
“信标二号”协议又指向另一系列更隐蔽、更危险的步骤。
苏瑶深吸一口气。这个方案果然如林宇所说,古老而繁琐,完全依赖于物理世界的传递,避免了任何电子信号的交换。正因为如此,它难以被远程监控,但却极度依赖执行者的精准、隐蔽行动,以及对环境风险的判断。
她起身,走向咖啡馆的洗手间。她需要整理一下自己,并准备好需要的“信物”——一枚旧币和一枚新币。旧币好找,新币也容易。关键是如何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在老城区那个废弃书店后墙完成操作。
她对着镜子,强迫自己露出一个平静的表情。她的电脑已经被入侵,林宇生死不明,自己现在要去一个偏僻的地方进行一个高风险的联络尝试。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那种被无形眼睛盯着的感觉如影随形。她甚至怀疑自己离开咖啡馆的行动会不会被对方捕捉到。
但她没有选择。林宇失联了,她必须确认他的安全,必须与他重新建立联系。他们现在是彼此唯一的依靠,也是揭露“暗影计划”真相的关键。
从洗手间出来,苏瑶回到座位,迅速收拾好东西。她拿出钱包,找到一枚硬币——新币。旧币?她翻遍钱包,没有。只有各种面值的新版硬币。
一个微小的、意料之外的困难出现了。她需要一枚旧币作为“信标一号”的信物。去哪里找一枚旧币?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她不能去银行,不能去普通商店。古玩市场?废品回收站?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到达。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旧币……在哪里还可能找到旧币?杂物店?旧货摊?或者……
她突然想起,林宇的事务所里,靠近书架的地方有一个摆满了各种老物件的盒子,里面似乎就有一些旧硬币和纪念币。
但去事务所太冒险了。她现在的情况,回到事务所无异于自投罗网。对方既然能清除她的电脑记录,就有可能在她的常去地点布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04:00的时间窗口越来越近。
苏瑶坐在那里,感受着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一枚小小的旧币,却成了阻碍她启动紧急联络的关键。她该怎么办?放弃这次机会?启用更危险的“信标二号”?还是冒险去一个可能被监控的地方寻找旧币?
她看向窗外,夜色已经开始泛白,凌云市即将迎来新的一天。而她,却被困在一个看似微小的困境中,却事关林宇的安危和整个调查的进程。
她必须做出决定。在她做出决定的一刹那,咖啡馆门口的风铃突然响了一下。一个身穿深色夹克、戴着鸭舌帽的男子走了进来,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咖啡馆内部,然后选了一个远离苏瑶的位置坐下。
苏瑶的心猛地一沉。是错觉吗?还是……
她不敢再多看,低下头,假装摆弄着咖啡杯。但她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个新进来的男人身上。他没有点东西,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观察着。他的姿态,那种看似放松实则充满戒备的气质,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他是什么人?是巧合路过的夜归人?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