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就是无可避免之事!
遍览青史,何曾有不灭之国?
李世民对此心知肚明。
横竖身后事非他所能掌控,若真有人造反,也只能由它去!
与其江山落入外姓之手,不如让流淌着李家血脉的陈氏子孙取之!
约莫一盏茶功夫,房玄龄踌躇再三,终是开口:
“陛下既有此圣断,臣……便不再多言了。”
“只是臣忧心,若将此议公之于众,朝堂之上怕要炸开锅啊!”
杜如晦连忙附和:
“臣亦有此虑。”
“先前议定赐他二十一州县,还多是偏远之地。以陈迎新之功,朝臣纵然反对,声势也有限。”
“可如今……”
“陛下竟要赐下五十三州,外加高句丽、西突厥三成疆土!这……是否太过惊世骇俗?”
“臣只怕……陈迎新会步了辅机的旧尘。”
对陛下如此厚赏,杜如晦并无异议。
陈迎新的功绩,他最是清楚。
若能用这些封地将陈迎新与大唐牢牢绑在一起,日后大唐所得,必远胜今日!
陛下这笔账,算得极值!
然而,满朝文武只知陈迎新其名,谁又知晓其中内情?
杜如晦对陈迎新心怀感激,若非此子,他早已命丧黄泉!
那是救命之恩!
他实不忍见陈迎新承受如此滔天压力!
李世民并未即刻回应杜如晦。
他远眺着江面上穿梭如织的商船,良久,才悠悠道:
“你二人所忧,陈迎新那小子会在乎么?”
“他与辅机的性子,可是南辕北辙。”
“朕赐他的这些东西,只怕那混小子还未必瞧得上眼。”
“只有真金白银的黄白之物捧到他眼前,他才会咧嘴笑开。”
闻得末句,房玄龄不禁苦笑。
“陛下所言极是。”
“是臣该站在陈迎新的角度思量。”
“可终究……也绕不过满朝衮衮诸公啊!”
“陈迎新那记仇的性子,万一有大臣出言不逊,怕是……”
“这小子的脾性,你我还不清楚么?”
李世民浑不在意,反而笑道:
“你忧心的这些,朕岂会没有思量?”
“二位爱卿,且放宽心便是。”
见房玄龄仍是眉头紧锁,一脸忧色地望着自己,李世民无奈地撇了撇嘴:
“作甚这般瞧朕!”
“纵使那小混蛋不把朕的话当回事,丽质的话,他还能不听?”
“若真有哪个不长眼的臣子触怒了他,便让朕的闺女去吹吹枕边风,朝中诸公自然无虞。”
“只要不闹出人命,随他折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