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这个明星正得发邪 > 第216章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

第216章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

正带着学生们在稻田里工作。

“向袁爷爷致敬!”

“袁老千古!”

“国士无双!”

看到这一幕的观众都激动起来。

袁爷爷笑着对学生说:“我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这个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这个籽粒有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

学生们纷纷感叹。

“要是真能实现这个美梦,那全华夏人都不缺大米吃了。”

“全世界的人都不缺大米吃。”

大家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然而,等到第二年,他们的种植失败了。

袁隆平为学生们讲解原因。

在讲解中提到了一本书,正是《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的故事也正式开始。

故事开始的时候,宋应星和兄弟们正在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里。

宋应星兴致勃勃的给兄长讲述着种稻的心得体会。

他的脸上没有对名利的渴望,只有对种稻的喜爱。

宋应星笑道:“要是这禾苗像高粱一样高呢?”

兄长宋应昇笑道:“说梦话。”

他又问道:“要真像高粱一样高,那你会做什么?”

宋应星躺下来。

“我就躺在这禾苗下面,美美地做一个梦。”

“什么美梦?”

“做一个让天下衣食富足的美梦。”

话音落下,大家全都躺下来。

观众们也都想到了袁爷爷的愿望。

虽然相隔数百年,但两人的梦想却有着出奇的相似。

大家也明白,为什么这一期讲《天工开物要以袁爷爷作为引子。

“禾下乘凉,天下富足,是两位相隔了三百多年的华夏科学家心里共同的梦,千百年来,华夏历代科学家,一直在延续和传承一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科学梦想,那就是发展科学,利益民生,造福人类,促进文明。”

在陆燃的衔接中,这一期正式开始。

节目的整体结构和上一期是一样的。

先是主持人和学者们聊这本书,后面则是演员们聊这本书。

这都是在给观众们科普和讲解。

这两个的环节结束后,则到了演员们的变装环节。

当演员们穿着现代装走向镜子,镜子里再度映照出古装的样子后,那种跨越时空的感觉再度袭来。

正片里,陆燃作为当代读书人,见到了老年宋应星。

在和宋应星的交流中,老年宋应星讲述起了他身上的故事。

他和兄长宋应昇都考上了举人,他是乡试第三名,宋应昇是第六名。

高中当天,众人前来恭贺,宋府一片欢喜。

同年秋天,宋家兄弟进京赶考,历时五月,宋应星在进京这一路上学到了很多实用之学。

然而,宋应星等人却遇上了科举舞弊案,案件震惊朝野。

宋家兄弟和好友名落孙山。

之后再考却还是没考上,二宋兄弟一直考了六次,人到中年,却始终没有考上。

这种种经历让宋应星收获了很多知识,最终宋应星回家照顾家人,宋应昇留在京城等候官职。

等到兄长当官后,宋应星已经开始写他那本《天工开物,其中得到了兄长和朋友的很多帮助。

当书籍做成之日,宋应星兄弟二人好友激动不已。

“恭喜你多年的心愿终于达成!”

宋应星:“两位兄长,为家国天下,为黎明百姓写一部实用之书,实乃我兄弟三人之共同心愿。”

宋应昇:“不做溢美之词,不作浮夸文章。”

“书中要包罗先人之智慧。”

“书中要囊括今世之技艺。”

三人齐声道:“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三人的声音回荡在众人耳中。

这本书帮不了书生求取功名,却能帮更多人生活。

看着这一幕,不少观众都已经满含热泪。

后面,好友去世,兄长殉国,只剩下宋应星一人。

等宋应星回忆完,陆燃带着宋应星来到了现代。

宋应星看到了高铁,他进京赶考用了半年,现在只需要六个小时。

他也看到了飞机,看到了火箭,看到了登月。

三百年的天工开物,让宋应星不断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