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情况,也就是推荐信。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赶得上入学考核的时候,所以如果能得到某大儒名士的推荐信,或者是鹿鸣书院夫子的赏识。
鹿鸣书院的山长就会给对方一个单独考核的机会。
拿着推荐信要的学子若是要是通过了便能进入鹿鸣书院。
当然,鹿鸣书院这么坚持原则,不免会得罪了某些高官子弟。
再加上鹿鸣书院有很多学子都是家境一般的穷秀才。
鹿鸣书院每月有小考,每季一大考,张举人的私塾就是学的鹿鸣书院。
自然,若是考核优秀者,则会有奖励补贴,那些家境一般的学子,可不得竭尽全力。
时间一长,鹿鸣书院又没有什么大进项,只以学田撑着也捉襟见肘。
故而,鹿鸣书院的生活条件实在一般。
鹿鸣书院的山长自然也在为筹集资金而烦恼。
其实想要资助鹿鸣书院的人不在少数。
有缠万贯的大商人,也有朝中的某些高官,但鹿鸣书院的山长坚持原则,通通没有接受。
商人就不多说了,无利不起早。
商人们资助鹿鸣书院都是有条件的,比如塞人进鹿鸣书院,山长自然不会同意。
再来就是朝中那些高官,在山长看来,鹿鸣书院只是教导学子的地方。
他并不想让鹿鸣书院打上任何朝中派系印子,也不想牵扯进朝堂斗争之中。
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时候影响的何止是鹿鸣书院,就连鹿鸣书院曾经走出来的那些学子也会受到影响。
故而,山长绝对不会接受的。
而就在徐先生刚写好了给顾钦的回信之后,就有小厮敲门来报。
“老爷,山下又有人送东西过来,这要怎么办?”
徐先生听后皱起眉头,心中对那送礼物的背后之人越发的厌烦。
“还同之前一样,怎么送过来的就怎么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