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放弃的向上之意。”
六、汽笛声中·地图落笔·下一站马鞍山
五天芜湖之行,我从江边渡口走进城市腹地,从古街文气走向工业引擎,从钢铁中找到了柔情,也从书卷中听见了脚步。
这座城市既有水的灵动,也有车的速度;
既能造未来的引擎,也能守住老街的门;
她不争不抢,却稳稳地,站在江畔,吹着晚风,等你来走近。
我摊开《地球交响曲》地图,在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汽笛与诗句并行之地郑重落笔:
“第191章,芜湖已记。
她是渡口,是引擎;
是一碗臭鳜鱼,是一部出厂的新车;
是一座你下次还会来走一遍的城市。”
下一站,是马鞍山。
我要顺江而上,前往那座以钢铁命名、也以诗人闻名的城市。我想知道,铁与诗是否可以共存?一座炼钢之城,又是如何孕育出一位叫李白的天才?
我提起行囊,搭上长江沿线的列车。
“风未歇,诗将至——马鞍山,我来了。”
喜欢地球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