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一瞬间的温柔,将魏平安搂入了怀里。
一瞬间。
万千的思绪掺杂着情感涌向魏平安。
按道理,是要帮助长公主的。
可这事涉及的事太大了,已经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殿下。”
“若是信得过我。”
“此时你就不要插手。”
长公主的脸上流露出疑惑,十分不解。
“此时我不插手,你岂不是更加难办。”
魏平安摇头,继续说道。
“此事我是钦差,是陛下定下的钦差。”
“所以我查下去,合情合理。”
“若是殿下你掺和进来,虽然会事半功倍。”
“大皇子的罪行也会被揭露。”
“但毕竟是亲兄弟,您大义灭亲,虽然听着好听。”
“但陛下和朝臣难免会觉得你杀伐气太重。”
“所以你绝不能掺和进来。”
听了魏平安的话,长公主也冷静下来。
若是魏平安主导,这便是合情合理话。
自己主导的话,难免有针对之嫌疑。
思虑再三。
长公主选择听从魏平安的建议。
“明日施粥,殿下还需要露面。”
“趁着这会天还没亮,再多休息一会吧。”
魏平安回到了房间,思虑再三,选择写一封密信。
这封信不是给皇帝。
而是选择给齐东强。
内容就是盯住大皇子府中师爷。
毕竟这个师爷,是大皇子与崔剑联系的重要节点。
齐东强接到迷信,自然会将信的内容交给其兄长齐东泰。
有了督察院的支持,想必能保住这个大皇子府中的师爷。
魏平安写了前因后果,这才命人快马前往京城,送往齐府。
次日。
山西府衙何处贴满了告示,将在山西府四个城门处,设立十二处施粥处。
每个城门处都有三个。
而长公主,魏平安,谢安民也是出现在了城门口。
魏平安是此行钦差,作为最高领导人,自然是要讲两句的。
“诸位大夏百姓。”
“此次山西府受灾严重,奉陛下旨意,前来赈灾。”
“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每日两次施粥,人人有份。”
“定会帮助大家度过此次旱灾。”
“山西府君崔剑,已经查明其贪墨的事实,收集了证据。”
“将带回京城,由陛下决断。”
“山西府君,暂时由金德郡守孙平担任!”
魏平安说完,长公主也说了几句。
魏平安此举在灾民面前公布崔剑已经被关押的事,也是为了打草惊蛇。
自己送密信的人,早出发近两个时辰。
这两个时辰的信息差,就是能否抓到大皇子证据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