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魏夜寻与她相拥而眠,一如从前。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姜霁月便忍着身体的酸痛起身洗漱。
魏夜寻早早便去上朝了,几个丫鬟见她醒了,赶紧过来帮忙洗漱。
“娘子昨日劳累,太子殿下说您可以多休息一会儿的。”
其中一个名叫红玉的看着姜霁月疲惫的脸色,心疼出声。
姜霁月扫了一眼门口,唇角微勾:“东宫的规矩是辰时之前起身,即便有太子殿下准许,我又怎能特立独行?”
上辈子她不知道这个规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身。
却不知自己门外早就有魏夜寻的亲生母亲淑妃的人守着。
她的一举一动全都报告给了淑妃,淑妃娘娘对此很是不喜,觉得她又懒又蠢,对魏夜寻毫无助力。
从此没少寻由头刁难她,想让她自己知难而退,离开东宫。
姜霁月动作虽快,却有条不紊。
再加上那几个丫鬟都是梳妆的好手,很快便给她弄了个清素又不寡淡的妆容。
收拾完毕后,姜霁月带人前往淑妃宫里请安。
淑妃娘娘是荣亲王称帝之前封的侧妃,据说两人曾有一同逃难的情谊,因此这位新帝对淑妃娘娘很是疼爱,赐居荣华宫。
到了荣华宫门口,姜霁月等丫鬟通报时,透过敞开的宫门,隐约听到里头一阵欢声笑语。
此时,苏明柔正坐在淑妃宫中,听说姜霁月来了,眉梢抬了抬,随即笑着对淑妃道:“看来姐姐有心,即便陛下没有赐下圣旨,却还是以儿媳身份来见您了。”
淑妃神色淡然:“那便宣她进来吧。”
苏明柔不动声色的勾了勾唇,眼底闪过一抹嘲讽。
她状似不经意道:“姐姐初来乍到,又没有礼仪嬷嬷贴身教导,只怕某些地方改不了乡下人的俗气,母妃到时候可别见怪。”
她昨日特意给姜霁月送去一批款式俗气,颜色艳丽的首饰,看那个乡巴佬的高兴样,今天定会顶着满头珠翠前来。
淑妃最看不上这种德性的女人。
眼看淑妃的眉微微皱起,苏明柔得意看向门口,就等姜霁月出丑。
可当看清宫女身后,那个款款而来的女子时,苏明柔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姜霁月一身月白衣裙,衣衫不多点缀,显得素净又清雅。
她发上插着一根玉兰形状的白玉簪子,乌发如瀑,体态端庄,面色沉稳,乍一看与京中培养的贵女也无甚区别。
“儿媳姜霁月,拜见淑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