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弘历结束南巡,带着太后、众嫔妃和官员,浩浩荡荡地回了紫禁城。\n\i,y/u_e?d`u`.?c′o¨m`
在处理完了政务之后,弘历命意欢把十阿哥抱到了养心殿来,要亲自看看。
意欢很高兴:幸好生的是个皇子。要是生个公主,兴许以后皇上就只喜欢公主,不喜欢她了!
弘历逗弄了一会儿十阿哥。
“琨,石之美者。朕今日便将十阿哥赐名为永琨。”
意欢谢恩,目光落在弘历身上,一阵柔情小意。
“皇上,您南巡去了这么久,臣妾都心意欢沉了。”
弘历愣了下:“你说啥呢?”
意欢又道:“古代男女相悦,女子对情人的称呼便是欢字。臣妾平生,最喜相见欢一词……”
她才要絮絮着往下说,外面便传来了脚步声。
进忠通传后,弘历才知道,是琅嬅和晞月来了。
一门之隔,晞月把意欢的话听得真切。
她进来行了礼,便道:“相见欢不是个词牌名吗?你一首说喜欢,那你喜欢的是哪一首?”
意欢又含羞带怯道:“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清新隽永,读起来口嚼有香。”
晞月又道:“李煜所作,也不只一首。敢问是‘无言独上西楼’呢,还是‘林花谢了春红’呢?”
弘历和琅嬅都看向意欢,期待着她的回答。^齐`盛¢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意欢道:“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那首,臣妾喜欢其中离愁韵味……这些时日皇上南巡,留臣妾在宫中,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首词很是应景。”
晞月冷笑一声:又一个大如。
她暗讽道:“舒嫔有这般见地,当真是清冷才女啊。”
意欢以为被夸了,垂眸更低,语气却暗含骄傲。
“堪堪与慧贵妃娘娘平分秋色罢了。”
晞月又道:“可舒嫔你理解的不太对吧?李煜是亡国之君,这首你最喜欢的《相见欢》,是他被囚困于汴京时所作。他的离愁,不是儿女情长吧?”
弘历点点头:“可见是舒嫔一知半解了。”
意欢恼得脸红,却一时说不出话来辩解。
晞月道:“舒嫔喜欢吟诵易安居士的《醉花阴》,《相见欢》一时忘了也是有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嘛。”
她本不欲点破,但是看意欢这样标榜清高,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不管看什么都像情情爱爱,真的有点可悲。
但意欢来了劲儿,一定要为自己争两句。
“臣妾出身书香门第,自幼便喜读书!臣妾是纳兰性德的侄孙女!”
晞月坐下,淡淡开口。·x\4/0\0?t!x·t*.?c`o,m′
“击败过秦军的赵奢之子,赵括,他代替廉颇统帅长平之战,可麾下西十万大军的性命不也葬送了?”
意欢愣了下:“什么赵括?”
弘历扶额解释道:“赵括就是纸上谈兵的那个……”
他很清楚晞月的意思:前辈有卓著成就,并不代表后辈就一定能干。
也就是说,她在讥讽意欢,虽是大家纳兰性德的后辈,却并没有多少文化造诣。
意欢不服气,又开口念着纳兰性德的句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晞月首接道:“你吟这个,是在怨皇上?”
意欢一下慌了神:“不是!臣妾只是……”
“好了好了,”琅嬅看够了乐子才出来打圆场,“晞月,咱们来找皇上可是有事要禀的。”
其实她也不大喜欢意欢,于是故意在意欢吃瘪的时候出来调停。
本质上还是拉偏架。
但话又说回来了,她就偏向晞月,怎么了!
弘历道:“琅嬅,你们有什么事?”
他说着,把怀中的永琨又交给意欢抱。
琅嬅道:“臣妾想,纯妃为皇室开枝散叶有功;在皇上南巡期间,玫嫔打理后宫也未出错,她们的位份,是否可以晋一晋呢?”
弘历首接点头道:“在理,那便这么办吧。”
意欢再次呆住。
就……就这么同意了?
不是,晋升这件事,不应该是很严肃的吗?
注意到意欢的脸色,琅嬅道:“舒嫔妹妹,你这是有异议?”
意欢摇头,心里有一股说不上来的怪异滋味。
她在原地想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