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啪’地摔下钢笔。
“你懂什么?”
她涨红了脸,胸前‘中文系’的校徽微微发颤,“这叫士可杀不可辱!刘青山去年考了多少分你知道吗?413分!你才考多少分?”
“现在人家要堂堂正正地走进来,有什么错?”
角落里突然传来一声冷笑。
“呵!”
“要我说啊……”
一个翘着二郎腿的男生慢悠悠地翻着《人民文学》,“这就是在赌气。你们西北人不是最爱说争口气吗?”
他故意模仿着西北口音,“可这口气值不值,就得另说了。”
这话像火星子溅进了油锅。
“放屁!”
后排突然站起来个黑脸膛的男生,军绿色挎包重重砸在桌上,“你们这些城里少爷懂个球!”
他浓重的西北方言震得窗户嗡嗡响,“人家青山兄弟这是要告诉全世界——老子凭真本事吃饭!”
辩论迅速白热化。
支持派拍着桌子列举刘青山发表在《人民文学》《收获》《延河》等报刊上的作品,反对派则掏出一份皱巴巴的报纸:“看看!去年燕大在西北省就招30人!他要是今年考不上,岂不是浪费名额?”
“放屁!”
黑脸膛的男生一把抢过报纸,“人家去年考了全省第十一!”
他的手指把报纸戳得哗啦响,“这成绩放今年照样稳稳的!”
“那可说不准!”
翘二郎腿的男生阴阳怪气地插嘴,“今年考生多了三成,保不齐就——”
话没说完,
中文系的眼镜女生突然把《招生简章》拍在他面前:“睁开眼看看!特殊人才可以破格录取!”
她的指甲在‘文艺特长生’那栏划出深深的痕迹,“《狗日的粮食》连矛盾先生都发文盛赞,这还不算特殊人才?”
历史系的高个子趁机补刀:“就是!当年钱钟书数学15分不也——”
“那能一样吗?”
翘二郎腿的男生急得直跺脚,“那是1933年!”
紧接着有人激动地指出刘青山数学只差20分满分,马上就有人嗤笑‘去年题简单’;
有些女生红着眼圈说“这才是读书人的骨气”,立刻被男生们起哄“你们就是看人家长得俊”!
不过最激烈的当属中文系和历史系的对抗。
“史笔如铁!”
历史系的高个子挥舞着《史记》,“司马迁说过——”
“文心雕龙!”
中文系的眼镜女生直接打断,“刘勰早就说过——”
两人引经据典,唾沫星子飞溅,吸引了众多同学围观,本该安静的图书馆,顿时变得人声鼎沸像菜市场一样热闹。
看到人越来越多,辩论的声势越来越大……
图书管理员感觉不妙,立刻跑路去找人。
直到政教处的老师闻讯赶来,这场辩论才被勉强平息……
但所有人都知道——在食堂,在宿舍,在未名湖畔,这场关于尊严与现实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直到青山参加完高考,高考录取结果出来之后,才会结束。
当然,只是暂时结束。
结束的同时还会产生一个新的辩论议题——尊严与现实,到底谁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