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的打算接过甄士隐跟他远在金陵的夫人,让人家一家团聚的。
“至于莺儿...老实说,若是可以侄儿本打算将她主仆二人一并收入门中......”
话到这里,突然见薛家母子以及跟自己一同前来的王熙凤都瞪大了眼睛,立时意识到自己话中有歧义。
于是翻着白眼解释道:“几位想什么呢,吾乃正一门徒,虽然不禁婚嫁,也不能才十岁的年纪就开始琢么这些吧!
我说的是收徒、学道!“
那王熙凤是个惯会调节气氛的,见双方尴尬,立马捂着嘴哈哈大笑:
“哎哟,我当你琮三爷今日这么大排场是开了早慧,见你薛家妹妹长得标志,起了襄王之思呢!
没成想,哈哈哈哈!”
薛姨妈被她拉着手,身形不住晃动,也是苦笑。
那边薛蟠却己经有些忍耐不住,只因当今世道,出家做姑子也不是什么好听的话。
“哥哥且慢。”
一道清脆柔和的女声自身后响起。
只见一圆脸少女挑开珠帘缓步而出。
贾琮闻声望去,却见对方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虽是豆蔻年华,却己显露出一种端庄稳重、雍容大方的气度。
正是薛宝钗。
她先是向贾琮和王熙凤福了一礼,随即走到薛姨妈身边,握着她的手柔声道:
“母亲,既然琮三...爷开口,想来不是信口胡诌。
而是女儿以及香菱、莺儿两位妹妹确实有一桩缘法,此乃天生的福气,怎好拒绝。”
“从二嫂子这边算,称一声弟即可。日后若果真拜入我门下,再行序齿!”
这倒是意外之喜,本来只想收个丫鬟,却不想搂到薛宝钗这条大鱼。
若是没有金玉良缘的加成,想来那警幻的谋算当要坏掉一半。
薛姨妈本就没什么主见,听女儿这么一说,又想到儿子的官司,最后一咬牙:
“也罢,就依琮哥儿。莺儿,香菱,你们出来,见过三爷。”
不多时,两个丫鬟被带了出来。
莺儿生得伶俐乖巧,此刻却有些惶恐不安。
而另一个,正是香菱。
她穿着半旧的衣裳,眉间隐带愁绪,怯生生地抬起头,一双清澈的眸子望向贾琮,带着几分茫然,几分认命,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贾琮微微点头:“如此,多谢姨妈、宝钗妹妹成全。”
他转向他转向香菱与莺儿:“你们二人简单收拾一下,随我来。”
香菱怯怯地应了一声,低下了头。
莺儿看了看薛宝钗,见她微微颔首,也只得跟着应下。
王熙凤在一旁看着,心中愈发觉得这位三叔行事当真有些霸道,是个说一不二的主,讨要两个丫鬟,竟也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待我挑选良辰吉日,自会派人提前通知姨妈准备一应行礼。
勿送,琮就此别过!”
两个小丫头的东西不多,一些大一点的箱笼回头贾琮自会安排下人过来抬走,因此这会儿只是往肩上扛了个碎花包裹,仅仅只是一些贴身衣物。
见二人收拾妥当,贾琮也不打算在此多待,辞别了薛家母女。
当即领着香菱、莺儿,在王熙凤的陪同下,径首往荣庆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