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捉狍子,用的捉脚可不少。毕竟捉脚就是一个洞。相对于套子来说还是比较难的。
但是捉脚也有捉脚的好处。你可以插在雪下面,便于隐藏啊!
只要狍子从这条路过。四条腿呢,没准哪条腿就踩进去了。
而且有的地方狍子愿意打站,这种地方就是最好的,下捉脚的地方了。
哥仨把钢丝装好就进了山。找到一片小桦树林子。这里边也有几棵杨树。正好。
狍子冬天就愿意在桦树林子或者杨树林子里边待着。因为这两种树愿意长冬青。而且树根的地方也愿意有苔藓。
冬天狍子就靠这两样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
它可没有野猪那个大鼻子,能拱开冻土吃草根!
进了林子,哥仨找了几棵站干!
站干其实就是枯死的树。但是没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就是最好的柴火了。山里人进山拉柴火其实多是这种。这种树因为站着,已经干的嘎巴嘎巴的了。别看它站着,人一使劲晃荡两下子就能晃倒!
拢起了火,烧上钢丝,哥仨挑好树,就开始给钢丝拉直。
冯国隆把上次做木板夹子的钢丝都带来了。反正放着也是浪费。
忙活了一上午,哥仨总算是把钢丝拉到能用了。
这种过火处理的钢丝虽然更软了。但是就需要它这个软,要是太硬了狍子腿不直接扎穿了嘛!
冯国隆总不能养一群瘸子狍子吧!
回到家以后,哥仨用钳子将钢丝夹断。也就留中指长短!
不能太长,太长了容易伤狍子!
正常吃肉的可以长一点,更容易留住狍子。但是冯国隆这是留着养的。
夹断以后就得磨了。不能磨的太尖,要不然狍子碰到就扎进去了。
磨的比织毛衣的织针稍微锋利一点就可以。
狍子不使劲,钢丝就顶在它腿上。也不往里扎,它还疼!
但是一使劲,就得能扎进去!如此扎几次,狍子也就老实了!
然后把木板用凿子凿出圆洞。然后在洞周围斜着打进钉子,再把钉子拔出来。将钢丝插进洞里。上下都要打上楔子。这个楔子必须得打好。要不然钢丝掉了狍子不就跑了吗!
又忙活了好几天,哥仨终于是做了五十多了捉脚!
时间也来到了十二月中旬!
喜欢82赶山打猎娶村花!从猎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