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历 2012 年,当炎国第三代核聚变电站第 10 座并网发电时,能量局的调控中心正经历着激烈争论。/w*a′x?s\w`.*c~o`m?
全息屏上,传统火电集团的代表挥舞着手套:"每度电跌破 0.2 元会摧毁整个能源市场!" 他的红色领带在照明灯下显得有些发紫。
"我们有超导矿石的战略储备。" 能源布长的手指划过氢钢材质的桌面,"当其他国家还在为石油打仗时,炎国的电费己经低于瓶装水成本 —— 这就是文明代差。"
表决器的红光与蓝光交替闪烁,最终在凌晨三点定格为 17:3 的压倒性优势。
当天中午,能量官网弹出公告:居民用电价格降至 0.18 元 / 度,工业电价同步下调 40%。
这是五年内的第五次调价,距离第一次降价时引发的 "电价跳水恐慌",仿佛己经隔了几个世纪。
在西北某农业研究所的地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琳盯着全息生长舱。
三万平方米的立体农场里,荧光小麦正在螺旋上升。
每株麦苗的叶片都包裹着光合膜 —— 这种经过基因改良的作物,能在 LED 灯光下实现 24 小时光合作用。
"电价补贴后,每平米种植成本降至 0.03 元。" 她对着镜头微笑。-躌?4¨看¨书\ /免+废`跃′黩*
身后的机械臂正将成熟的麦穗吸入量子烘干机,"现在我们的难题是 —— 如何让小麦在太空中也能生长。"
次日,京广高铁的票价显示屏跳动着新数字:北平至广州全程二等座降至 380 元,相当于每公里成本 0.12 元。
车厢内,乘客们对着手机上的 "全球能源危机" 新闻摇头。
"国外又爆发石油冲突了。" 邻座的年轻人刷着全息新闻,"M 国坦克开进波斯湾时,炎国的核聚变航母正在南海钓鱼。"
炎国东海某军港的防波堤上,"料宁舰" 核动力航母的甲板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舰长李明远望着舰载机群划破云层,站在身后的副官突然说:"军部最新消息,第六代战机 ' 朱雀 ' 的试飞时间提前至 2014 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在我们这列装?"
三个月后,当第二艘核动力航母 "吉林舰" 下水时,炎国的舰队己经能在 48 小时内抵达全球任何海域。
某岛国的首相在国会咆哮:"他们的航母用的是恒星能量!我们的潜艇还在烧柴油!" 但回应他的,只有炎国海军在国际海域举行的 "文明灯塔" 联合军演。
地球另一端,M 国德克萨斯州的炼油厂正腾起黑烟。
抗议者举着 "还我石油文明" 的标语,却在炎国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路过时沉默 —— 那些车辆的续航里程是传统燃油车的十倍,售价却只有一半。-n^i?a′o^s/h^u_w/.¢c_o/m¢
"这是能源版的降维打击。" 某智库报告的封面图片上,炎国的聚变电站与非洲饥民的枯井形成刺眼对比,"当炎国的电费低至可以忽略时,其他文明还在为生存资源厮杀 —— 这种差距,比当年欧洲人面对美洲原住民时更悬殊。"
炎国某高校的哲学课上,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公式:文明 = 能量 × 秩序。
他望着窗外的立体农场,那里的荧光小麦正在夜空中勾勒出迷人的曲线:"当我们学会点燃核聚变之火时,就己经不再是地球的孩子 —— 而是宇宙丛林里,第一个敢生火的原始人。"
下课铃响起时,学生们看着墙上的电视播放的新闻:炎国科研团队把苔藓类植物移植到火星,并在地下熔洞内成活。
炎国西北某空军基地,20 架银灰色的 "青龙 - 5" 战机在跑道上一字排开,在办理列装仪式。
阳光掠过机翼的钛合金蒙皮,在地面投射出菱形的冷光 —— 这些是自主研究发第五代战机。
"首飞编队注意," 塔台传来指令,"开启多频谱隐身涂层,目标喜马拉雅山脉,巡航速度 0.8c。"
当战机群以贴地飞行姿态穿越唐古拉山口时,新德里的防空雷达屏幕上只闪现了一串接近自然噪点的回波。
带队机长李云龙看着头盔内的全息地图,突然想起教官说过的话:"当你的技术碾压足够彻底,敌人连恐惧的资格都没有。"
在位于秦岭的*** 军工研究所,总工程师张伟正对着编号 "白帝乙型" 的第九代空天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