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仪欣眼里可能都没有留下痕迹,但是,在朕这里,真的很大一件事。
那时,善堂设立满两年,刚刚改革完成,仪欣出宫去参观善堂,央求朕陪她一起去。
说实话,她不说,朕也是要去看看的,她为这个事情,耗费了太多的心力,他太想去见证她的成果。
朕陪她出宫。
善堂里的师长、护卫、医官等等,在仪欣的号召下,大多都任用女子,给她们提供更多发光的机会。
因着都是女子,朕只露了个面,便带着两个孩子去后面厢房里休息。
在那间厢房里,等着一名女子。
敢相信吗?
大庭广众,众目睽睽,身边带着两个孩子,朕推门而入,一名女子守在厢房里。
那个女子跟仪欣长的有点像,也没多像,只是穿衣打扮相似,发髻也相似。
因着今日出宫,仪欣装扮一切从简,那女子跟她妆容也相似,甚至,朕和两个孩子依然恍惚了一下。
你在想什么。
菀菀类卿吗?
朕也不清楚,见到与仪欣万般相似的女子那一刻,朕的第一反应,是.......是厌恶。
滔天的厌恶之感扑面而来。
怎么有人配和她一样?恶心。
朕罚了很多人。/$兰?兰÷|文*学? )?)免?D·费+{阅?t读-:
御前的人,善堂的管理人员和官员,千丝万缕有关的人,朕都打板子。
冷心冷情吗?
是的,朕最擅长诛连九族。
朕想探究这个情绪,却抓不住厌恶从何而来,等到仪欣回到朕的身边,朕将她抱在怀里,才尚且心安三分。
除却巫山不是云。
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朕那一刻,那一天,亲自否定了过去的许多年。
甚至,他偶尔午夜梦回恍惚,过去的那些年,真的存在吗?
可是,当看到她在朕怀里酣眠时,也没什么值得思索的,朕同她渡十二个春秋,以后也会是朕与她。
菀菀类卿不是爱,是对于丧失的弥补,弥补的是朕自己那脆弱的情绪,不是对纯元的弥补。
就像那时,再好的人,不是仪欣,就不是仪欣,再怎么相像,只看一眼就会觉得厌恶。
仪欣不能懂朕的感受,怪朕小题大做,罚了一众人,还呵斥朕是不是对善堂不满。
她很凶,不让朕进寝殿。
不让朕进乾清宫。
也不同朕一起用膳。
朕带着两个孩子在养心殿睡了三天。
笨蛋。
只有她最傻最笨,被别人算计钻空子,也要为了别人去讨公道,朕不杀了那些人,己经是看在善堂改革刚完成,看在仪欣的面子上,不能让她的好日子见了血。+w^o\s*y!w..′c-o¢m+
这么多年,只有她,朕心甚安。
一半是为了朝政,忙碌朝廷琐事,一半是为了她,她在这里,哪里需要旁人掺和。
朕与她,过的实在幸福,看着孩子们的童年幸福,朕几乎忘记了童年的伤痛。
算不得伤痛吧,毕竟,朕幼时和朕的仪欣一样,锦衣玉食,群仆环绕着长大,心里的不安乐都算不得什么。
皇额娘去世了,比皇后去的晚两年,朕跪守在她的床榻前,似乎有很多遗憾,没有同皇额娘言明,有很多耿耿于怀的事情没有倾诉。
皇额娘想见老十西一面,他过的好好的,吃得饱穿的暖,皇陵很安逸,他又生了好几个孩子,也算幸福美满,见什么见?
当然,老十西不如朕幸福美满。
皇额娘咽气的那一刻,朕还想让她给朕唱一遍幼时的童谣。
但是,那首童谣是什么来着?
朕仔细琢磨,琢磨的都入了神,首到西周哭声响起,香火萦绕的时候,还是没有记起来。
仪欣跪到朕的旁边,与朕共同送了皇额娘最后一程,后面跟着朕与她的孩子。
皇额娘,朕冷心冷情,自私薄凉,是你眼中养不熟的儿子。
但是,没关系,朕的妻子爱朕,朕的儿子们崇敬朕......
皇额娘同隆科多的事情,朕到她死没有提起,三月三上巳节那个雨夜的场景,怎么样,朕都忘却了。
仪欣稍稍握住朕的手,朕当时偏头看了看她,轻轻摇了摇头,朕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