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放出消息,可以去看。”许建霞把老六媳妇也想买房的事说了。
许老头皱眉,“她买什么房?她家那么多房间还不够她住吗?”
“她说买来投资。”许建霞把邓思瑶之前说的钱会贬值的事说了。
她还要回家,说完这事就离开了。
等许建霞一走,许老头和许老太面面相觑。
“你觉得建霞摆摊真能赚这么多钱吗?”许老太不是不相信女儿,就是觉得太不可思议。
许老头点头,“她买房要西五万块钱,吴家又不会给她钱,多余的钱肯定是她自己掏。”
许老太拍了下大腿,“还是做生意赚钱。你看邓思瑶和建霞全都发财了。你说老大老二,能不能也去试试?”
许老头瞥了她一眼,“瞎说什么呢。做生意是有风险的。你就光看她们赚到钱时光鲜。没看她们没赚到钱时,压力有多大。不说建霞,就说老六媳妇,她那铅笔厂要是不赚钱,她未来十年都得还债。”
许老太立刻歇了心思,“算了,我就没那个命。”
“你刚刚干嘛提让吴家的孩子姓许。咱们家没有擀面杖吗?你缺那几个棒槌!”许老头刚刚真怕大女儿答应。
许老太有一瞬间没反应过来,愣了好几秒才意识到他是在骂人,反应过来后,立刻为自己辩驳,“我还不是为了你好。你不是喜欢成绩好的孩子吗?我听建霞说文欣成绩不错。要是肯努力,大学肯定没问题。”
“考上大学有什么用。不孝的东西!连自己亲妈都敢忤逆。虽然红军几个成绩不好,可是个个孝顺。老吴家那几个孩子就是考上清华北大,我也看不上。”许老头让她以后不要什么人都往自家扒拉。
许老太见他生气,闷声认错,“知道了。”
两人正说着话呢,外面传来动静,老两口也顾不上聊八卦,跟着跑出去看热闹。
村里人全都站在家门口张望,只见刘小花带着女儿,背着大包的行李,哭哭啼啼往村外走。
桃花婶拉住刘小花,“这天马上就黑了,你背着包袱去哪?”
刘小花心里委屈,把大嫂看她不顺眼的事说了,“我在家彻底待不下去了,只能去找首都找孩子爸。”
当初刘小花和何玉书结婚,给了彩礼,却没有盖房,就一首住在刘家。
何玉书上大学后,就把户口转到学校。
包产到户后,村里分宅基地,男人们都不够分,刘小花一个姑娘家,自然也分不到宅基地。
刘小花跟刘凤娟的关系一首很紧张。
结了婚的媳妇都站在刘凤娟这边,觉得刘小花这个小姑子管得太宽,人家两口子的事,你一个外嫁的女儿插什么嘴。
上回刘家的狗把许老六咬了,刘小花不想她哥花钱,就撺掇放狗咬刘凤娟。这话就得罪了刘凤娟。
等刘小锋去工地打工,晚上不回来住,她就借机把刘小花给撵走了。
刘老头站在刘凤娟这边,刘婶子是后娘,不好插嘴,两比一,刘小花打不过嫂子,就只能离开。
每当这个时候,村里人就只看热闹,并不掺和。毕竟这事没法掺和。外嫁的闺女,又不是入赘,一首住在娘家,确实不像话。
许老六看到刘小花哭哭啼啼,控诉大嫂的不公,眼里多了些不明的情绪,跟邓思瑶咬耳朵,“我就不信她弄不过刘凤娟。我看她早就想去北京,所以才故意激怒刘凤娟。”
刘凤娟是自私自利,脾气火爆,但她心眼不多。刘小花就不一样了,她特别懂得示弱,心机还很深。老五那么精明的人上辈子都被她骗了!
邓思瑶觉得老六这次还真猜对了,“她想去北京,还不想让自己的丈夫怪罪自己。顺便再让刘小锋对大嫂有意见。一箭三雕啊。”
这么有心眼却全用在家庭方面,如果她进公司,妥妥的一把手好苗子。可惜了!
许老六叹了口气,“就是可惜何玉书,那么好的人居然看上刘小花了。”
“男人不都喜欢这种小白花吗?”邓思瑶觉得何玉书也享受到了被人吹捧的滋味。这是他的选择,又没人拿刀逼他娶刘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