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人知道林黛玉这个小小的举动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也并不知道日后的贾环会长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物。/k?a*n^s`h-u_y.e~.¢c*o?m_
就这么说吧,多年以后,贾环加冠,请老师范闲为他赐字,范闲沉思良久,结合他的姓氏,又结合他的人性,为他取了一个十分贴切的表字:文和。
贾环把“文和之道”玩得明明白白,坏事做尽,自己却总能全身而退,比野史里的贾诩还精,连装都不带装的。
真贾诩没做到的伤天和而不伤文和,贾环做到了,在禁军训练营中,军师贾环可是比教头林黛玉还要可怕的存在。
贾军师总是笑眯眯地,然后一转身把人往死里坑,军师没有放过贾府的人,也没有放过除了教头外的其他任何一个人。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此时此刻,林幼安和林黛玉只想回家,顺便在路过后街的时候买上八个烧饼。
别问为什么是八个烧饼,因为其他人一人一个,林幼安要吃两个。
林黛玉:“阿姊,第一次去阿兄家拜访,带烧饼这种市井俗物真的礼貌吗?”
《五杂俎》中批评"以市食遗人,鄙甚"。
想到后街那家烧饼摊的手艺,林幼安的口水都要留下来了:“别担心,其他东西昨天晚上你阿姊就顺着墙头丢过去了,就这烧饼才是最要紧的。!微?趣_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刚出炉的烧饼金黄酥脆,表面泛着诱人的油光,芝麻粒粒分明地镶嵌其间,热腾腾的香气扑面而来,带着小麦烘烤后的焦香和芝麻的馥郁。
咬下去的瞬间,外皮"咔嚓"作响,内里却柔软蓬松,层次分明的面皮在口中化开,淡淡的咸香与芝麻的醇厚在舌尖交织。
最妙的是那若有若无的炭火香,仿佛还带着老师傅揉面时掌心的温度,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连指尖沾着的芝麻碎都要细细舔尽。
你懂那种在冬日吃上一口热腾腾的烧饼的救赎感吗,再夹上一片薄如蝉翼的酱肘偏,那滋味啧啧啧,你都不知道他们有多喜欢。”
林幼安描绘地十分生动形象,林黛玉艰难地咽了口口水,鼻尖仿佛己经闻到了烘烤过后的麦香和肉香,她也忍不住有些馋了。
真是糟糕,方才净顾着打贾宝玉了,错过了饭点,这会子还真有些饿了。
两人踏出荣国府的大门,却看见有一个白衣少年手持青伞等在门口。
少年白衣黑发,抬起青伞露出了他被遮住的精致眉眼,手上提着一袋用牛皮纸包着的烧饼,不多不少,正好八个。·我!的!书¨城^ ^无¨错.内\容-
要想俏,一身孝,这要是林涛在这里,肯定会对范闲这个状态很熟悉,一种名为孔雀开屏的状态。
林黛玉一看见范闲就笑了:“阿兄,你来接阿姊了。”
林黛玉话是对着范闲说的,人也是冲着范闲去的,但是眼睛却是死死黏在烧饼上的。
范闲见着两人,周身的清冷气质瞬间消融,先拿了个烧饼放到林黛玉的手里,才牵过林幼安的手:“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林幼安笑骂了一句不要脸,抱起林黛玉就进了马车。
范闲满意了,不枉他跟若若在家里挑了半个时辰的衣服:你也很为我着迷吧安安。
范闲坚信,只要他用过的手段够多,情敌们就永远比不过他,一想到后来者们用的全都是他用过的手段,范闲就嘚瑟得首冒泡。
林黛玉咬了一口手中热乎乎的烧饼,嗯~喷香~
她说得不止是烧饼。
范闲随后也上了马车,挨着林幼安就开始问东问西,问完还拿出一个本子写写画画,林黛玉瞟了一眼,在本子的外壳上看到了红楼两个字。
林黛玉有点好奇,这本书她从未见过,又瞟了一眼,看见里头写着林黛玉雪日上京都,林黛玉风雪荣国府,林黛玉倒拔青梧桐......
林黛玉不理解,但尊重,可能阿姊和阿兄就是想记录她的成长日常吧,果然阿姊和阿兄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贾府那些人和阿姊阿兄怎么比。
今天这个事儿,范闲是越听越不对劲,总感觉林黛玉的行事作风被什么神秘力量给影响了,但他找不到什么头绪。
范闲看着咔咔啃烧饼的林黛玉,突然意识到自己没有问过林黛玉一个很重要问题:“玉儿,你上次说想和阿兄阿姊一样考状元,你是想考文状元还是武状元来着?”
林黛玉挺了挺自己的小胸膛,十分骄傲:“我是阿姊养大的玫瑰,当然要和阿姊一